首页 > 历史 >

清朝的“臣”与“奴才”

2019-06-27 06:47:26 暂无 阅读:1434 评论:0

在清宫戏里面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奴才了,在现代人看来这个词布满了贬义,但凡那些自称奴才之人,要么是寺人,要么就是一些奸臣、丑角。与奴才相对应的则是中性词——臣。

清朝的“臣”与“奴才”

鲁迅曾说过:"在清朝,旗人自称'奴才',..只能自称'臣'。 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特意优待,赐以嘉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若是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那反却是奴才比臣加倍尊贵,在满人的统治之下,..都不克自称"奴才",只能自称加倍卑微的"臣"。

事实上奴才一词, 亦叫做"奴财"、"驽才",在中国北方各地,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中,是一个十分常见的词汇。其实在北方民族中,臣与奴才意思是一般的,这点在《隋书·北狄》中有所记载。据《隋书·北狄》载:"沙钵略谓其属曰:'何名为臣?'报曰:'隋国称臣,犹此称奴耳'。"

清朝的“臣”与“奴才”

清朝入关前,这种情形依旧存在与女真部落傍边。据《清稗类钞·称呼类》记载:"当未入关以前,满洲曾进献于高丽,其表文,自称'后金国奴才'。可见奴才二字之来历,实为对于上国所通用,厥后逐因袭成习耳"。经由这段文献记载,不难看出在满人的旧俗里面,奴才与臣寄义是对等的,并未有辱国体。

实际上,奴才之所以会成为贬义词首要是因为明朝时皇宫内太监经常自称为奴才,遂被世人骂作奴才。这点在《明史·杨涟传》里面有所施展,据《明史·杨涟传》载:"涟大骂:'奴才,皇帝召我等,今已晏驾,若曹不听入,欲何为'。"

清朝的“臣”与“奴才”

跟着满清的入关,将原有的满洲旧俗也带入华夏。此时的奴才酿成了与臣同义的中性词,也恰是如斯在清初(稀奇是康熙、雍正两朝),大臣们在奏章中"奴才"和"臣"并用的情形越来越多,在这些奏折傍边有效臣的,也有效奴才的,甚至有人在统一份奏折里面既显现奴才,也显现臣。

雍正上位之后决意改变这种状况,起头对此进行规范。据《钦定八旗通志》载:"凡奏章内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概书写臣字。特谕。"不光如斯,雍正固然是满人,然则对于奴才这个词也对照排斥的。雍正五年十一月上谕中有"此等卑污之习,皆始自包衣下流奴才"的话,从这句话不可贵知雍正本人也深知奴才含有骂人之意。所以雍正多次将底下官员奉上来的奏折里面的奴才改成"臣",并对这些官员解说今后在奏折上写"臣"即可。

然则清朝究竟是由奴隶制向君主制过渡,皇帝既是君更是主子,官员们自称奴才的恰恰解说他们拥有旗籍,拥有着一种变相的贵族身份(因为被解雇旗籍的人是没有资格称奴才的)。所以尽量是雍正皇帝三令五申,然则这些满人官员仍热衷于自称"奴才"。

清朝的“臣”与“奴才”

到了乾隆时期,文化日益汉化,为了维护"满洲旧俗",乾隆并没有像父亲那样禁止官员自称奴才。然则也划定了公务与私事要分隔:"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纷歧。著传谕嗣后颁行公务折奏称臣;存问、谢恩、平常折奏仍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对于那些在公务上使用奴才的,乾隆会指摘教育,反过来在那些存问、谢恩里面用臣的,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乾隆三十七年调补湖南按察使法明于谢恩折内称臣,被传旨告诫,继而除名。

然则关于"奴才"与"臣"的称呼也有破例的,那就是武将,在乾隆看来只如果武将不管满汉、无论公、私事,所上奏折都只能称"奴才"。乾隆三十八年,凉州镇总兵乔照谢恩折内称臣而惹怒了乾隆,事后乾隆指出:"武员即官至提督亦称奴才,此乃素来定规,乔照岂容不知?虽臣仆本属一理,称呼原无重轻,但乔照甫如总兵,即如斯妄行无忌,足见其器小易盈。"命令对乔照严行告诫。

第二年,福建建提督甘国宝奏请陛见折内称臣,乾隆帝认为"殊错误体式"。再一次指出:"素来武职具折例称奴才",以前"降旨令表里满汉诸臣嗣后陈奏公务均一例称臣,此第就文职而言,并非概及于武臣",今后武官无论等级多高,都要称奴才。

清朝的“臣”与“奴才”

乾隆之后,奏折中称臣或奴才根基确定。凡属旗人,无论满、汉照样蒙前人,除存问、谢恩等私事外,奏折中一律称臣;而汉官如曾国藩、李鸿章等,私事也称臣。武职中,无论满汉、公私,尽量官至提督,都要称奴才,甚至与总督巡抚结合上奏折时,也要称奴才,不克与督抚一般称臣。其实这奴才和臣的称呼不外是满清封建专制统治的一个对象,对于统治者而言,无论是奴才照样臣都是家丁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