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黑釉剔花梅花纹梅瓶

2018-05-29 05:55:18 网络整理 阅读:106 评论:0

梅瓶作为一种储酒、装饰等多重用途的器物,是汉族的传统名瓷。其造型特点不离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基本特征,因小口只能插梅枝而得名。近代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一书这样描述:“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梅瓶不仅作插花装饰用,在宋代也是一种酒器,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对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的瓶身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这便是对梅瓶做储酒之用的有力证据。梅瓶始见于唐代,盛行在宋代,宋时也被称作“经瓶”,作为储酒之用,当时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宋代的梅瓶器形清瘦,足长且近于直线,小圆底。元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瓷窑青花瓷的流行,梅瓶也日趋风行。元代梅瓶继承宋代形制,只是肩部更加丰满,器形除圆形外,尚有八角形制品。明代开始称之为“梅瓶”,,器形也从宋时的瘦长秀丽变得胖矮丰硕,器物整体重心下移,足部微微外撇,并由储酒器变为陈设器。清代梅瓶肩丰硕而挺阔,胫部内收,至近底处又微撇。

黑釉剔花梅花纹梅瓶

黑釉瓷也称“天目瓷”,因宋人好斗茶,黑釉瓷应运而生。宋代人爱好斗茶,又称“茗战”。斗茶的方法,是先将半发酵的茶饼碾呈粉末,冲入初沸的开水,茶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泡沫。通过观察泡沫的亮度、浓度以及白沫保持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斗茶的输赢。由于斗茶的评判标准之一是看汤花的色泽与均匀程度,而黑釉瓷更能显示出汤花的白,因此黑釉瓷器深受宋人的喜爱。文中此“黑釉剔花梅花纹梅瓶”瓶撇口,圆唇,颈部中间微窄,丰肩,肩部往下收窄,平底卧足,成一个典型的梅瓶形状。通体施黑釉,乌黑润泽,圈足露胎,前后方各以剪纸贴花的方法饰折技梅花纹,露出..胎,上有褐彩勾花蕊,简洁有力。剪纸贴花是以贴花方式留白以后,再以毛笔漆加细节。通观该器,工艺装饰,风格独特,古朴典雅,在同类器型中属较大器型,从器物的高度、釉料成分、工艺装饰等方面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体采用胎体原色作底并施加黑釉布满器身,细观器面,呈不规则的细细片纹,借助高倍放大镜观看,釉面可见金光闪闪的星状晶体颗粒,条条片纹微微上凸泛着银光,金银相互辉映,丰富多彩,十分漂亮,给人一种惟妙惟肖感觉,耐人寻味。此梅瓶凝重端庄,给人以朴实厚重之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黑釉剔花梅花纹梅瓶

黑釉瓷器烧造历史悠久,常见各式瓶、罐、盘、碗,梅瓶拍卖上也常见,精品的成交价不低。2000年香港佳士得春拍,高27厘米的黑釉菱花口瓶估25万至30万港币,以29.375万港币成交;2004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一件北宋磁州窑刻花褐彩梅瓶拍得14,449,013 元天价;2016年12月保利秋拍:磁州窑白地黑花菊纹梅瓶1023.5万元成交。黑釉瓷器备受收藏界人士的青睐,也是值得珍藏的珍品。

黑釉剔花梅花纹梅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