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2019-10-12 16:53:36 暂无 阅读:1203 评论:0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爱音乐,也喜欢唱歌,听人家唱得好,必然要请他再唱一遍,也许是要学唱吧!他若是哪天吊问悲伤哭了,就不唱歌了。孔子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

宋代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可治世界”。可见前人对此书评价之高。《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惟和言行最为权势的一部著作,有着博大精湛的文化内涵,对我们的幻想、志向、人生方针以及为人处世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1、敬畏心

孔子曰:“正人有三畏:畏定数,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定数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大意是:“正人有三种敬畏:敬畏定数,敬畏有德之人,敬畏圣人的说话;小人不懂得定数而不加敬畏,对有德之人立场慢待,对圣人的言语多有轻侮。”

这里所谓畏就是敬,南怀瑾说:“只有两种人能够无畏,一种是第一等聪明的人,一种是最笨的人,能够不要畏”,人生无所畏,实在危险,孔子教我们要有敬畏之心。

敬畏——是人看待事物的一种立场,有时候它是一种气势,有时候它是一条底线。

像我们读《论语》,看四书五经,基督教徒看圣经,释教徒看佛经,这些都是圣人之言,怕违反了圣人的话。

文人读孔孟之书,培育兼济世界的理想,他们“敬”先贤的人生幻想和道德形象,“敬”是一种惹人饮茶向上的力量。文天祥、方孝孺、史可法这些英杰都是顺从“敬”的感召。

我们中国,时至今日,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多呢,照样无敬畏之心的人多呢?我们对于天然、生死,有几多敬畏?我们对于司法、道德,有几多敬畏?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有几多敬畏?

如今社会,畏高官的多,畏圣人之言的少,值得思虑。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2、正人三戒

孔子曰:“正人有三戒:少之时,血气不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大意是:年青年头的时候,血气不决,应小心陶醉女色;丁壮的时候,血气方刚,应小心争强好胜;到了老年,血气既衰,应小心贪得无厌。

孔夫子没恫吓人,把人生分了三个阶段,而且说了每个阶段要注重的问题。这里面的“戒”,就今天来讲,不是完全隔离。孔子不停情,“戒”完全能够懂得为掌握。

佛家讲五戒: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正人讲三戒:戒色、戒斗、戒得。固然戒的形式和要求分歧,但都是在警示人们。几多人在“色”字头上栽了跟头,不只是年青年头人,如今好多人年数大了依然如斯;几多人因为“斗”毁了身体,争强好胜不是正人行为;几多人因为“得”入了牢狱,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无论是儒家照样佛家,都在讲人生是一个络续修行、废除心里障碍的过程。岁数阶段分歧,面临的问题也纷歧样。掌握每个时期的不良欲望,少犯或不犯错误,让人生走向圆满,才是“三戒”的精髓地点。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3、三省吾身

我们经常说,要三省吾身,是哪三省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同伙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大意是:我天天多次反省:为别人处事是否尽心起劲了?与同伙交往是否朴拙守信了?对先生教授的学业是否卖力进修了。

如今知道了:谋而忠、友而信、传而习。

若是一小我能做到“传而习”,那他天天都在提高,能做到“谋而忠”,四周的人都邑感激他,能做到“友而信”,同伙都邑信任他。若是身边有这么一小我,岂非不感觉幸运么?

只看“传而习”好了,活到老学到老。或许天天都应该问一下本身:我今天进修了吗?有提高吗?实践了吗?我懂得那么多事理,需要天天去做啊。不要平时像个智者一般疏导别人,碰到事情就像个傻子一般熬煎本身。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4、心平何劳持戒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怙恃,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同伙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大意是:“用好色之心来好贤者;侍奉怙恃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上能不吝人命;与同伙交往能言而有信。如许的人就算没有经由进修,我也认为学文不错。”

常人皆有好色之心,若是用这个好色之心来向贤者看齐,其提高可想而知。

我们进修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把握常识,而是为了指导和批改我们的行为,也就是修行。若是不内行为上指导本身,学再多又有何用?常识再多也抵不外一台电脑吧。若是行为正本是好的,其实学不学并不主要。就像六祖慧能的偈诗: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可惜的是,我们经常只是为了进修而进修,而忘了为什么进修。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5、舌粲莲花的人

子曰:“巧语令色,鲜矣仁。”

大意是:很会说话的,很擅长示意的,固然能让人愉快,但这类人很少具备仁德。

稀奇会说话左右逢源的人,很伶俐,但很少有仁德。这类人,不会让本身吃亏的,做通俗同伙还不错,但弗成深交,他也不会跟你深交。

《论语•为政》记述了如许一段对话:子贡问先生孔子如何做一个正人,孔子敷陈他:“先行其言,尔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虽是简洁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提纲挈领了成为正人的要诀之地点,而他本身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范例。

若是不先行其言,而夸夸其谈,用本身没要验证过的理论来教训、说服别人,往往只会适当其反,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巧语令色,如许的人,大多数,都是取于利而鲜于仁。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6、贫与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大意是:子贡问:“贫困而纰谬人巴结奉承,富贵而不骄傲自傲,何如?”孔子说:“不错,但不如贫困而乐道,富贵而好礼的人。”

贫困的时候不要巴结奉承,还要表情舒畅,不因贫困而忧伤;

富贵的时候,不要骄傲傲慢,还要礼貌看待其他人,以示尊敬。

说起来轻易,做起来难吧?我想起本身穷得时候经常担忧将来,我有了点钱后,有时感觉本身有多了不得。

如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此人已经解脱了财帛的束缚!

贫而乐,富而好礼。应该作为每小我的行为准则。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7、典礼感

曾子曰:“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

大意是:能郑重打点怙恃的凶事,回想灭亡已久的远祖,如许就能是公民的德性趋归敦朴。

这段话之前看不懂,如今有些体味了。

记得小时候过年,都要拜祖先、祭家生。逢某些节日,要烧纸、做法事祭先祖。大岁首一早上出行,点香放炮。如今这些典礼淡化了了,人们的敬畏心也淡化了。

你细心思虑一下就会发现,典礼感会让人发生敬畏心。某些做会议..的,平日会做好多典礼。慎终追远,每个家庭都举办诸多典礼,人们的敬畏心也会发生,慢慢回来淳朴。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8、倒置妄想

子曰:“正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勤学也已。”

大意是:正人不去追求吃得好,住得好,干事要勤勉,说话要郑重,能到有道的人那边辨恰是非,如许的话,就能够说是勤学的了。

看了汗颜,我们经常商议哪里的器材好吃,成天琢磨的是买个大房子装修得舒服一点,干事时只怕本身吃亏,平时喜欢说诳言,对那些真正有修行的人,还经常调侃慢待 ......这些和孔子倡导的刚好相反!

心经中讲:远离倒置妄想,事实涅槃。

何不远离这些倒置之事,做一个勤学之人?!共勉之!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9、因何生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正人乎。

大意是:若是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睬解,可我决不会感应生气、委屈。这不也是一种正人风度的示意吗?

这句话实际上还蕴含着一层意思,就是别人不知道我的才能、长处,我不生气。本身的才调、能力不被认识、不被赏识,得不到提升重用,这是让人郁闷的事情。

生活中被别人曲解,算不算人不知?有人冤枉你了,你会不会生气?这些都属于“人不知”。绝大多数人在这个情形下,都邑生气。要做到不生气,心里得很壮大。

作为正人,无论面临什么,必需做到宠辱不惊,平心静气。本身做了功德,有了准确的主张,明明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可是人人都不睬解、不赞成、不支撑、不褒扬,有时还会招致些误会、曲解甚至中伤、冲击。

在这种情形下,我不生气,不埋怨,不恼怒,不灰心,不抛却,持续积德积善,寻找真理,丝毫不在意自身的毁誉。如许的教养、德性,当然相符正人的操行。

不在乎别人是否“己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或者是因为沟通的方式纰谬,导致别人不认识本身。

是以,沟通和交流要注重采用得当的方式。别人不睬解的时候,要多多从本身身上找原因,做好疏通、注释的工作。

孔子智慧:人这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

10、认识别人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大意是:不担忧别人不认识我,应担忧的是我不认识别人。

真实生活中,我们每小我都想让别人认识本身,高看本身,有一点点收获就起头炫耀。有人担心别人感觉本身水平差,于是千方百计示意本身的伶俐才略。须不知这种示意,反而解说他水平差。

我们用微信对照多,从某些微信昵称上我们能看出来好多人的心里。真正有能力的人,微信昵称都很简洁,介绍也很简洁。那些微信昵称上写了各类头衔看上去像大咖的,都不是大咖。真正的大咖不需要用这个彰显本身,也不会担心别人不认识本身,他担心的是不认识别人。

别人不认识我,我照样我,没有任何损失。我不认识别人,就不会进修别人的优点,就不克提高;不认识别人,就或者不清楚事实,轻易失足。所以孔子提醒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