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清朝的粤海关

2019-10-25 09:34:46 暂无 阅读:1092 评论:0

海关的形成

认识粤海关的那段汗青,对如今的海关的政策有借鉴和进修的处所。我国的沿海岸线很长,在我国设置海关的汗青是非常悠长了。凭据有关资料记载,唐代在海港设置的市舶,它的首要感化是搜检收支海港的中外船舶、征收外来海商船的税和商品商业等税,这就是后来的海关。唐代海上市舶,首要以广州市舶为中心。

清朝的海关,是清当局在主要关津渡口设立的收税机关。据嘉庆《大清会典》的记载,户部管辖的海关共有二十四个(此外还有工部征收木税的关隘)。在清朝设有四个首要海关: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红海关。那么,下面来说说粤海关。

清朝的粤海关

粤海关的开设配景

粤海关是在广州设立的专门对外国商船征税的机关。清初的禁海令

清初,是禁止国外商业的,“严禁商民船只,擅自入海”。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清廷以杜绝沿海居民救济台、闽的明军为由,共发布了5次“海禁”令。昔时,实行的“禁令”划定,无号票文行及私制二桅以上的大船往洋商业,违者从严惩处。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廷再次禁止民间私造双桅沙船只,违者以“通贼”论处。第二年,清廷命令,禁止治海官兵出界商业。1662年(康熙元年)三月,清当局重申“海禁”,勒今沿海村庄及所有海岛居民内迁50里。在界外埠区,禁绝公民栖身,衡宇要折毁,地盘田园禁止垦植,不迁或越界出海捕功课者,立刻处死。1644年(清康熙三年)十月,清廷再次强逼沿海居民内迁30里。迁民后,沿界建筑墩台以五里一墩,十里为一台,并派重兵看守。

这5次“海禁”,给沿海区域的农民带来了伟大的损失,农田置荒、锐减一半,无家可归者不可胜数,人民怨声载道。

清朝的粤海关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平定今后,到次年九月才许可开海商业。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议政王大臣等谈判,"今国内一统,环宇宁谧,满..民俱统一体,应令出洋商业,以彰庶富之治"。此后国际商业便起头成长了,但许可外国商船进入的关隘根基上只有粤海关一处。外国商船虽曾恳求在浙江宁波、直隶天津等处互市商业,都没有获得清当局的许可。粤海关的本能

清当局划定,在广州粤海关商业的外国商船不许和当地商人发生关系,只许可和在广州设立的洋行或称行商交游。外国商人要住内行商行中,由行商承办一切互市事务。进口货色由行商报验交税,出口货色也由行商采购放行。

清朝的粤海关

到了清代中叶,清当局对治理外商的条例有了进一步的增加。1835年(道光十五年),两广总督卢坤等奏《提防商业洋人酌增章程八条》中划定:一、外国护货兵船,禁绝驶入内洋。二、外国人不许偷运枪炮及私带妇女到广州。三、外船引水大班,由澳门同知发给派司,禁绝私雇。四、洋馆招聘中国人员应明定限制,不许通同舞弊。五、外国商人在内河行驶,只许用无篷划子,无事不许闲游。六、外国商人若有具禀事件,一律由行商转交。七、外商承保船只,应认派兼用,以防私弊。八、外船在海中私卖货色,责成水师查拿,严禁偷漏。粤海关的年税额

按照清当局的划定,粤海关税课有正额和红利两项。正款银旧定九万一千七百多两。后来减为四万两,但“红利银”却多达八十五万五千五百两。

清朝的粤海关

粤海关由海关监视理,附属户部。本地总督、巡抚也有稽查之责。如督抚发现海关有舞弊事情,随时奏报。每月报关的商船只数,所载货色粗细和几多,都要具体查明,按月造册,密送户部。户部把杆抚所报的清册和海关监视所报的清册互相查对,若有不符,就对竹税官员进行弹劾。若是海关征税跨越定额,就按多收分数,离别给以奖励。若有亏短,分年赔偿。

粤海关积年征收的税银总的趋势是络续增加的。拉:《粤海关志》所载:乾隆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起,至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止,一年中共征银四十六万多两。此后持续增加,至嘉庆朝最高的一年,就高达一百六十九万多两。道光朝鸦片战争前最高的一年更达到一百八十五万多两下。

清朝的粤海关

因为每海关是和外国商人发生关系的独一关隘,每年有多量外国货色进口和本国货色出口,税款最多,贪贿公行。一样官员把它看为利薮,清朝当局也把它算作“肥缺”,海关监视只能由内务府派满族官员充当,任期只有一年。海关监视到任后要向皇室和上级官员送礼,又要在短短一年的任期内尽或者装满本身的腰包,再加上官员、幕友、家丁等人的搜刮,是以,贪污靡烂,弊病丛生。行商也恃有特权,对外商或偏护私运,或拖欠银款,弊病好多。

清当局所执行的闭关政策与海关仕宦的贪污靡烂,都严重地阻碍了国外商业的正常成长,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成长,也是后来王朝衰落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