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石碑的功能与作用

2019-11-13 21:45:14 暂无 阅读:1182 评论:0

石碑最常见于寺庙和陵墓建筑群中。不论是佛寺还是道观,在殿堂之前多能见到立在地上的石碑,碑上书刻着文字。在皇帝陵园或者普通的坟墓前也能见到立在墓前的石碑,上面刻有陵墓主人的姓名。在祠堂、园林里有时也能看到大小不同的石碑。石碑就像一本书的前言,总序,通过石碑我们可以了解一座寺庙古建的历史渊源,陵墓主人生平记事等等。

古代石碑的功能与作用

一、石碑的功能

中国早期的石碑因所在场所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立于宫室、庙堂之前的石碑用来观察太阳照射所形成影子的位置从而辨明阴阳的方向。立于宫门、庙门之前的石碑用来拴马等牲畜,如同后来的拴马石、拴马桩。立在坟墓边的石碑用以拴绳索系棺木入墓穴,原来用木柱子系绳索,后来改用石材碑石,石上钻有一穿绳索的小孔,待棺木入土之后,将石碑一起埋入土中。后来石碑不埋进土而留在地面上,在石上书刻墓主人的姓名及生平事迹,这样的石碑立在坟前或墓前神道上,成了墓碑与神道碑。这种在碑上书刻记事文字的方式不但用在墓碑上,也逐渐用到宫门、庙门、宫室、庙堂前的日影石和拴马石上,于是碑石上刻文记事成了石碑的主要功能。

古代石碑的功能与作用

祠堂的石碑刻记着这座祠堂所属家族的历史以及修建祠堂的经过,有的还附有为建造祠堂出钱出力的族人名册。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前立有一座很大的石碑,正面有清乾隆皇帝书写的“万寿山昆明湖”题记,背面刻记修建清漪园(颐和园原名)的过程,所以它既是提名碑,同时也是一座记事碑。北京明十三陵、河北遵化清东陵和河北易县清西陵,在这些陵墓建筑群中,石碑也兼有题名与记事的功能。

古代石碑的功能与作用

寺庙里的石碑为数最多,它们多立于殿堂之前,中轴线的两侧。碑上多刻记与寺庙有关的事迹,包括寺庙性质、建庙过程、寺庙兴衰等等。有的寺庙由于历史悠久,记载这些内容的石碑数量增多。例如山东泰山下岱庙是历代帝王祭拜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传说开始于秦汉,如今庙内建筑虽然多为明、清两代所建,但自古留下的石碑却多达150余座。其中有珍贵的泰山秦碑,刻有唐代诗人杜甫名诗“望岳诗”的“望岳碑”等。

古代石碑的功能与作用

二、石碑的作用

石碑既有记事、记人的功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具有记载历史的价值。由于书写文字的纸张、布绢以及早期的竹简、木简都没有石材坚实,所以尽管石碑文字不可能长而全,但它扔具有印证和补充历史的重要作用。例如四川西昌市光福寺内存有石碑百余座,碑上较详细地记录了历史上发生在这个地区的地震情况,包括明清以来几次大地震的时间、受震范围及建筑、人畜受损坏的情况,它们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而且还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科学史料。由于重要碑石上的文字多请书法家撰写,因此石碑还留下了历代不少书法家的真迹。泰山下岱庙中的150余座石碑中,就有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宋代苏轼、米芾等名家的字迹,碑上草、隶、篆,颜、柳、欧等多种字体俱全,雕功也很精细。再加以石碑上多有雕刻装饰,所以兼具造型艺术之价值。

古代石碑的功能与作用

石碑体量不大,但是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多方面价值,所以很早就受到重视而得到妥善的保存与收藏。山西西安有一座碑林,这是一处集中保存历代石碑的地方,早在唐代末期就开始建立,至宋元祐五年(1090年),又将唐代开成年间刻的石经碑刻集中到这里,并为石碑专门建造了存放的建筑。经过历代经营,至今已保存有自汉、魏以来至明、清各朝代的石碑共计2300余座,成为国内最大的石碑集中地,一座名副其实的石碑之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