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2019-11-14 10:14:45 暂无 阅读:1415 评论:0

社会习俗剧中一些喜剧作品往往旨在劝戒。喜剧人物在品行方面具有某些缺点和弱点,但经过生活事实的教训和正面人物的规劝,而痛改前非,转变为好人。在转变的过程中,作品对其缺点或弱点的讽刺和揶揄也是不留情的如《东堂老》中所写的那个扬州奴,他是个富家之子,“只伴着那一伙狂朋怪友,饮酒非为”,以致破败了家业,衣食无着,只有住在破瓦窑里。他结交的两个心腹朋友,是两个光棍,一个叫柳隆卿,一个叫胡子传。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表演剧照

且看这两人的对白:

柳隆卿:自家柳隆卿,兄弟胡子传,我两个不曾做甚么生买卖,全凭这张嘴抹过日子。在城有一个赵小哥扬州奴,自从和俺两个拜为兄弟,他的勾当都凭我两个。他无我两个,茶也不吃,饭也不吃俺两个若不是他呵,也都是饿死的。

胡子传:哥,则我老婆的裤子也是他的,哥的网儿也是他的

柳隆卿:哎哟!坏了我的头也。

胡子传:哥,我们两个吃穿衣服,那一件不是他的!我这几日不曾见他,就弄得我手里都焦干了。哥,茶房里寻他去。若寻见他,酒也有,肉也有。吃不了的,还包了家去,与我浑家吃哩!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表演艺术剧照

扬州奴在这两个油嘴的捉弄下,在他父亲死后的十年中,家业典卖将尽,只剩下一所房子。他到茶房里去寻他的这两个光棍朋友时,这个讽刺的场面不但更深一层地揭露这两个光棍的..,而且也写出了扬州奴的愚蠢。两个光棍,“一个做好,一个做歹”:扬州奴向他们唱喏,胡子传不睬,柳隆卿说:“小哥来了!”胡说:“那个小哥?”柳说:“赵小哥。”胡说:“他老子在那里做官?他也是小哥!诈官的该徒,我根前歪充,叫总甲来绑了这弟子孩儿。”只有翻脸不认人的光棍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愚的扬州奴此时还不省悟,当这两个光棍说还没有吃早饭时,他又拿出一个银子,送给他们买饭吃。柳隆隆卿又说:“这里有一门亲事做成你。”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表演艺术剧照

(玩青楼女子)下面的对话,极为深刻生动地写出了他们三人的神态

扬州奴:哥,感承你两个好意。我如今不比往日,把那家缘过活都做筛子喂驴漏豆(透)了。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妆点着门面,我强作人哩!你作成别人吧!

胡子传:我说来么,你可不依我!这死狗扶不上墙的。:

扬州奴:哥,不是扶不上,我腰里货不硬挣哩!

柳隆卿:呸,你说你无钱,那一所房子是披着天王甲,换不得钱的?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表演艺术剧照

他们怂扬州奴卖唯一的财产一所房子。扬州奴借口用卖了房子的钱可以去做生意来欺骗他的监护人李茂卿,李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不久就被挥霍净尽,无法过活,穷得要去上吊。他又到茶房里去寻他那两个好朋友,卖茶的还把他当作叫化子。两个光棍叫嚷着要把叫化子赶走。扬州奴说:“我不是叫化的,我是赵小哥。”光棍说:“你是赵小哥,我问你咱,你怎么这般穷了?”扬州奴说:“都是你这两个歹弟子孩儿弄穷我哩?”这两个光棍要摆脱掉扬州奴,便借口说给扬州奴买东西吃而离开了茶房,临走时还对卖茶的说,他们两个的欠帐都要算在扬州奴身上,问他要,因为他是有钱的财主,怕当差,是假装穷。这两个光棍的恶劣行径,已经不是令人可笑,而是令人恨了。扬州奴虽然愚,但还有几分老实。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表演艺术剧照

当卖茶的向他讨账时,他明知光棍在欺骗他,却并不赖帐,准备“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来抵还欠账。同时他醒悟到那两个光棍不是他的好朋友。他穷得走投无路要寻死时,妻子埋怨他:“当日有钱时都是你受用,我不曾受用一些。你吊杀便理当,我着甚么来由!”他也表示对妻子的怜惜。正因为他有几分老实,他才肯卖炭、卖菜,省吃俭用,体会了苦中苦,醒悟到往日非。“正是执迷人难劝,今日临危可自省。”这些描写都真实可信,而且颇富教育意义。至于扬州奴的父亲临死时怕儿子把财产挥霍净尽,暗寄五百锭银子于东堂老李茂卿处,李用这项银子暗暗转买了扬州奴所卖的产业,最后东堂老归还他,又使扬州奴成了富翁,这倒是一个不大真实的老套子。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剧照

这类迷人自省的剧,还有《杀狗劝夫》,写孙荣百般憎恶、虐待同胞兄弟孙华,对柳隆卿、胡子转两个光棍却十分亲热信任。孙华对哥哥始终忠厚而无怨言孙荣同两个光棍酒楼饮酒大醉,走出酒楼,孙荣昏睡倒卧街头雪地,两个光棍把他撇下不管,临走还偷走靴里的五锭钞。正巧孙华经过,把哥哥背回家去。孙荣此时尚不醒悟,直到他的妻子杀一条狗,给狗穿上衣服,丢在后门外,使孙荣误认为是死人,找两个光棍帮助背走,他们不肯,因为人命事,怕受连累;找孙华,他却愿干。不仅如此,光棍还到官府去告发孙荣杀人,孙华却为哥哥挺身认罪。两相对比,使孙荣觉悟到亲兄弟的情分深重。这个“临危自省”的剧本与《东堂老》比较起来,就显得生硬、牵强而不真实,因为它是从概念出发,把劝诫的意图浅露在外面,同时情节安排使人一览无余,对两个光棍的讽刺也较肤浅。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剧照

《陈母教子》也是属于劝诫的作品,但与以上两剧不同的是,执迷人的迷误造成,不是坏人的愚弄,而是主观上的弱点骄傲自大。陈良佐的两个哥哥先后都考中状元,可是他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似那抢风扬谷,你这等粃者先行。瓶内酾茶,俺这浓者在后。”“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丝鸟先飞。”临到他参加考试时,更说下极其有气派的大话:考取状元如“掌上观纹,怀中取物,碗里拿带靶儿的蒸饼”那么容易。但这次考中状元的却是王拱辰,陈母招他为女婿,而陈良佐“去时节夸尽大言,回来则得个探花。”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剧照

主观上,他有无限的信心,可是客观的行动却否定了自己,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任何一个本质与现象的对比,任何一个目的因为与手段对比,如果显出矛盾或不相称,因而导致这种现象的自否定,或是使对立在实现之中落了空,这种情况就可以成为可笑的。”在庆祝陈母生日的筵席上,陈母的大儿子、二子和女婿对陈良佐加以羞辱,加以激励,因此下次考试,他果然中了状元。但作品对他的讽刺和揭露并未结束:他做了官,却“未曾治国,先受民财”。陈母叫他躺下受打。“打的金鱼坠地”,表扬了这位贤母的严教。作品宣扬追求功名,是不好的;但陈母反对儿子贪污受贿,却很有意义。此剧的缺点是情节结构雷同,语言重复,而不如以上两剧精炼、紧凑。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剧照

社会习俗剧中有一些喜剧作品写年轻人的智慧、本领超过了年长者,讽刺了年长者的颟预和自恃高明,较量的结果却是年长者陷入可笑的失败的尴尬境地。《桃花女》一剧可能是元明之间的作品,它虽然写的是算卦斗法,讲究阴阳迷信可是曲白朴素生动,生活气息浓厚。剧中写开了三十年卦铺的周公,一向算卦“阴阳有准,祸福无差”,大言牌上写道:若“一卦不着,甘罚白银二十两”。他算卦虽然高明、灵验,但一一都为十八岁的女孩儿桃花女所破解。石婆婆找周公算算儿子石留住何时回家,他算准石留住“今夜三更前后,三尺土底下板僵身死”。石婆婆把这事告诉了桃花女,桃花女说:“好道阴阳不可信,信了一肚闷,你小大哥那里便犯这般横祸,你信怎的!”不过她算了一下,知道周公果然算得准。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剧照

​但是她有破解的方法:叫石婆婆在夜里三更前后倒坐门限上,披散头发,拿马儿在门限上敲三下,叫三声“石留住”,就可不死。果然这夜石留住回乡,在破窟内留宿,夜里三更忽听有人喊他,刚出窑来,窑就塌了,石留柱得以不死。由于周公算得不准,他倒赔给石婆婆十两银子,并关了卦铺的门。周公闷坐无事,给彭公闲算一卦,说彭公“后日午时,合该土坑上板身死”,却又被桃花女破解了。他深以为恨,便用计娶桃花女为儿媳,又偏在不吉利的日子迎亲,以便害死桃花女。而桃花女算得更清楚,一一躲过了灾难,战胜了周公,周公只得认输。此剧虽以算卦的迷信方式来表现,却反映了周公的妒忌和狠毒,桃花女的聪明能干。最后周公给桃花女赔礼,他说不是“故生毒害心,实则要比高低”。这却不是事实,大概只是喜剧最后的“化敌为友”的表现吧!不过他说他的家道以后当兴,是因为有“好儿孙后辈超前辈”,这倒颇有意义。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剧照

《独角牛》写东岳泰安神州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东岳神的圣诞之日,有“争交赌筹”(相扑比赛),独角牛两年来无对手,今年却被一个小后生刘千打败了的故事。在比赛之前,极写独角牛的本领高强和威风。头一年比赛,他打掉折拆驴两个牙,第二年又打掉折拆驴两个牙,把折拆驴打得“丧胆亡魂。”这年还没比赛,他听得人说有个叫刘千的“小”有本领,他怕刘千把他这个天下无对手的好汉“芒头”打了,固此找到刘千门前寻衅,先打了刘千的父亲,又打刘千的叔叔折拆驴。独角牛是个十足的恶霸,刘千出来之后,他已经走了。不过折拆驴对侄儿刘千竭力夸张独角牛的身体庞大:“身凛凛,貌堂堂,身长一丈,膀阔三停,横里五尺,竖里一丈。剔留秃图,恰似个西瓜模样。”又说:“他生的塔也似一条大汉,井桩也似两条腿,酱钵也似一对拳头,栲也似一个肚子,乌盆也似一双眼睛。”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表演

越夸张得厉害,越使他以后的失败更现惨相。同时折拆驴又把刘千与独角龙对比,竭力夸大刘千的弱小:“你这般一两头无剩,腰儿小,肚儿细,吃的饱,快放矢,则怕你近不的他么!”又说:“你这般面黄肌瘦,则有老蜻腰儿的气力,扑蚂蚱的威风,叫的打擂,常害头疼,你敢近不的他么!”越说得不济事,越使他以后的胜利更加不凡。当然折拆驴作这样对比的夸张,还有故意激发刘千的意思。剧本对刘千在比赛前也并不是只写他的瘦弱,不济事。其实一开头就介绍了他“不肯做庄农生活,则待要刺枪弄捧,学拳摔跤”早已练好本领。当他与折拆驴相遇,就打了折拆驴摆的擂台,打倒了折拆驴。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表演

(他们虽是叔侄,因为折拆驴常年在外,一向不曾来家,所以他们并不相识。)如果不这样写,那么对于以后打败独角牛,就不可信了。比赛开始时,又进一步把貌似强大与貌似弱小加以对比:独角牛大言自诩:“打遍乾坤无对手,独占那吒第一人。”主持比赛的部署对刘千说“那独角牛,身凛凛,貌堂堂一个好汉,恰便似烟了的子路,墨洒就的金刚。你这等面黄肌瘦,眼嵌缩腮,一两头无剩,你可到的那里?则怕你近不的他也!”很看不起刘千。独角牛甚至说:“那小的你这等一个瘦弱的身躯,要和我两争交赌筹厮打呵,你曾辞你家中父母不曾?”意思是说,我一拳就会把你打死的。又对折拆驴说:“我则一拳打做他一个螃蟹。”比赛的结果是:两合擂,独角牛都被打倒了。说大言“自夸自丰鉴”的独角牛“那输了的脸儿可怜见”,使观众感到非常可笑,从笑中获得了教育意义,这就是喜剧的美感教育作用。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表演

《虎头牌》中的老干户银住马与周公、独角牛属于一个类型的人物。他已是六十岁的老人,从未做过官,正巧侄儿山寿马升为元帅,他便要求接替侄儿的官职,做金牌上千户,去把守夹山口子。他的老婆不放心: “你平生好一杯酒,则怕你失误了事。”他的侄儿也说: “叔叔,你受了牌子,便与往日不同,紫与国家出力,再休贪着那一杯儿酒也! ”他应诺以后一滴酒也不吃了。上任前去辞别哥哥金住马,哥哥也劝他少饮酒,他的回答就有些不妙了: “哥哥,你放心。如今太平天下,四海晏然,便吃几杯酒,有什么事!”上任后,他认为“无甚事,正好吃酒” ,于是在中秋节畅饮起来。正在这天敌兵来攻,失了夹山口子。他虽说不吃酒了,却一直酒未离口,终于因酒误事。在贪恋杯酒的问题上,表现了他的惰性和玩忽职守。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表演

玩忽职守,失误军期,当然要治罪。元帅府多次派人叫他前去受审,他自恃是元帅的叔父,不但不去,反把来人打走。最后把他锁拿了去,按律当斩,因为第二日他曾追杀敌兵,将被掳去的人口、牛羊、马匹夺了回来,因此免了死罪,改为杖一百。管家替他挨了六十,实际上他只吃打了四十下。他的夫人看他挨了打很难过: “老相公,我说什么来,我着你少吃一锤儿酒。”他回答说: “老夫人,打了我这一顿,我也无那活的人了也!老夫人,有热酒筛一钟儿我吃。”观众或读者看到这里是不禁失笑的。山寿马身为元帅,虽然只打了他的叔叔四十下,但总算执法严明,打了以后,又牵羊担酒,与叔叔“暖缩”赔礼,尽了孝情。公私分明,忠孝两成,这是作品所歌颂的,山寿马也的确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使人们喜爱。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

周公、独角牛和老于户所以陷入可笑的失败的境地,是由于他们的主观、盲目、颟预的性格造成的,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性格内存在着一种“失败”的条件。桃花女、刘千、山寿马与他们恰恰相反,他们的胜利是由于他们的冷静、明智、坚定的性格获得的,而且具有使信心得以实现的条件。因此这一些喜剧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社会习俗剧中有一些喜剧作品是写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因果报应的。因果报应是..迷信,是麻醉人们灵魂的一种毒剂。属于这一类的作品含有不少糟粕,甚至完全是糟粕,如《降桑椹》写蔡顺的母亲生病,正值严冬,要吃桑椹,居然孝心感动上天,将冬变春,生长桑棋,使母病痊愈。不过,拨开因果报应的迷信外壳,剔除大量的糟粕,从中却也可以发现不少富有社会意义的东四。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表演

《看钱奴》中所写的那个贾仁,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每日烧地眠,炙地卧,衣不遮身,食不充口。”他向神灵诉苦,祈求给他一些“小富贵”。神灵说他为人“扭曲作直,抛五谷,伤残物命,害众成家”,又说他“穷几乍富,心已,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这样的人本应冻死饿死,但是神灵因体念上帝好生之德,把周荣祖家的福力暂借给他二十年。因此他给人家打墙时刨出一石槽金银,从此大富起来。周荣祖的父亲修理宅舍时,取用了佛院的木石砖瓦,因此周荣祖被罚受穷,不得已把七岁的孩子卖给那个“空有家私,寸男尺女皆无”的贾仁。作品对这个狡猾吝啬,为富不仁的看钱奴的讽刺是极其尖锐、深刻的。他买儿子,先教卖主立下“若有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与不悔之人使用”,可是不写买孩子的身价正钱多少,他说他是财主,“指甲里弹出来的,着你吃不了哩!”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表演

卖主向他要恩养钱(即身价正钱),可是贾仁却向卖主要恩养钱因为买了孩子,孩子以后要吃饭的。后来他只出一贯钞作为正钱事实上一贯钞买个泥娃娃都不行。中间人说忒少了,他说:“一贯钞上面有许多宝字,你休看的轻了。你便不打紧,我便似挑我一条筋哩!”他叫中间人送一贯钞给卖主时,要用手高高地抬着,表示一贯钞的价值高。卖主却不敢反悔,因为文书上写明要罚一千贯钞。中间人要求再添些,他又添了一贯。一共两贯钞,中间人觉得太少,替他出了两贯。二十年后,这个吝啬鬼要死时,作品更有一场精彩的描写贾仁说:“自从买了这个小的,可早二十年光景,我便一文不使,半文不用。这小的他却痴迷愚滥,只图穿吃,看的那钱钞便土块般相似,他可不疼,怎知我多使了一个钱,便心疼杀我也。”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表演

儿子问他想吃什么,他说:“我儿也!你不知我这病是一口气上得的。我那一日想烧鸭儿吃,我走到街上,那一个店里正烧鸭子,油渌渌的,我推买那鸭子,着实的挝了一把,恰好五个指头挝的全全的。我来到家,我说盛饭来我吃,一碗饭我咂一个指头,四碗饭咂了四个指头。我一会瞌睡上来,就在这板凳上不想睡着了,被个狗舔了我这一个指头,我着了一口气,就成了这病。罢罢罢!我往常间一文不使,半文不用,我今病重,左右是个死人了,我可也破一破悭,使些钱,我儿,我想吃豆腐哩!”儿子说:“可买几百钱?”他说只买一个钱的。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而一个钱只能买半块豆腐,够哪个吃的?儿子要买一贯的,卖豆时的只有五文钱的豆腐,还欠五文钱,贾仁对这五文钱很不放心,要他的儿子记着这五文钱,还要问清卖豆腐的左、右邻是谁为什么要问邻舍?贾仁说,“他假是搬的走了,我这五个钱问谁讨”儿子要为他请人画一轴“喜神”(肖像),贾仁说:“不要画前面,则画背身儿。”为什么?他说:“画匠开光明,又要喜钱。”他问儿子打算如何发送(埋葬)他,儿子说买一个好杉木棺材。他说:“不要买,杉木价高。我左右是死的人,晓的什么杉木、柳木,我后门头有那一个喂马槽,尽好发送了。”儿子说喂马槽短,装不下。他说“要我这身子短可也容易,拿斧子来把我身子拦腰剁做两段,折叠着,可不装下也。”他还嘱咐儿子不要用自家的斧子,要问人家借,因为他的骨头硬,用自家斧子剁卷了刃,“又得几文钱钢”。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儿子要去烧香还愿,贾仁只给一贯钞,儿子说少,加为两贯,又加为三贯。他说:“与你三贯,忒多了我儿,这一桩事要紧:我死之后,休忘记讨还那五文钱的豆腐。”从以上的摘引看来,对于这样的一个吝啬的守财奴,刻画得实在太妙了。贾仁的语言虽然是夸张的,但却是真实的。贾仁的一些想法看起来似乎很荒唐,却又真实地写出了守财奴的本质。正如鲁迅所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又说:“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剧中对贾仁的刻划是符合守财奴的生活真实的,使人们看了以后,不会感到是“奇闻”或“怪现状”,而是生活中曾有的和可能出现的。因而这一剧作在讽刺艺术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对以后的讽刺文艺作品具有很大的影响。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

《看钱奴》写贾仁死后,财产归养子掌管,养子就是二十年前周荣祖卖给他的孩子,这就等于还了债虽然也写因果报应,但仅限于一头一尾,中间则是现实主义的描写。而《冤家债主》就严重多了,写张善友为人念佛行善,赵廷玉曾偷他五银子,以后托生为他的大儿子,叫乞僧,为他克勤克俭,积攒家私,向他还债。五台山的和尚把抄化来的十个银子寄存他家里,他的老婆赖掉了它,以后和尚托生为他的二儿子,叫福僧,把他的家财加以挥霍败坏,向他索还欠债。撇开这因果报应不说,单就富家子而论,的确有两种类型:一是像贾仁那样的悭吝守财奴,一是象扬州奴那样的挥霍败家子。此剧把这两种类型的人物都写了,这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但是写得不充分,不深刻。它写乞僧的悭吝只写了一件想买羊肉,抓了两手肥油,狗舔指头,因气成病的事,而与贾仁买鸭抓油雷同。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它写福僧的挥霍也不过是他受柳隆卿、胡子转两个光棍的愚弄饮酒嫖妓,与扬州奴的行径也是雷同的。但对这两种人物的描写都不如《看钱奴》和《东堂老》写得淋漓尽致,当然喜剧的讽刺效果也就不如以上二剧了。在宣传因果报应的喜剧中有一些是劝勉富人为善,甚至歌颂富人的善行的剧本,它们与讽刺性的喜剧有所不同。如《来坐债》中的庞居士“祖宗以来所积家财,万贯有余”,一家四口都参礼佛法,见性明白,觉悟到贪财好贿是不能成佛作祖的,并认识到“富极是招灾本,财多是惹祸因”,因而他把所存的借券文书烧掉,不再向人索债,并把所有家私散尽,把金银财宝沉于东海。他搬到鹿门山中去住,以编卖笊篱为主,终于修成正果。原来一家四口都不是凡人,合家功成行满,证果朝元。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最后庞居士唱的〔折桂会〕曲中有几句说明主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我劝你人世官员,莫恋浮钱,只将那好事常行,管教你一个个得道成仙。”这种思想实在庸俗,这样的说教能起什么作用呢?《老生儿》的思想内容也同样是写富人行善,终得好报的。主人公刘从善因为没有儿子,他要烧掉借债文书,他大散家财,周济贫困,因为他“悔过”了,觉悟平生太悭吝,上天才让他绝了后代。正因为他散家财,上天才赐给他一个老生儿。此剧情节很曲折,它写了两个纠葛:一是刘从善和他的老婆在对待侄儿的态度上有矛盾,刘从善认为女婿是外姓,不如倒儿亲,他的老婆则喜爱女婿,希望把家私留给女儿、女婿,对无父无母的侄儿则不愿收留。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清明节女婿先上他们张家的祖坟,说明女婿不如侄儿亲,纠正了老太婆的偏见。二是刘从善的妾小梅已经怀孕,不知是男是女,如果生一男孩,女婿便占不了刘家的家私财产,因此女婿要把小梅除掉,但女儿把小梅藏匿到东庄姑姑家,生下男孩,三年后才与刘从善见面。这一曲折的情节却表现了浓厚的宗法观念和争夺财产继承权的社会现实内容,这是超过《来生债》的地方。《刘弘嫁婢》中的刘弘也是一个有万贯家财的富人,但注定缺乏后嗣,又寿不过五旬;但太白金星化为云游货ト先生给 他算卦,劝他做好事,积阴功,便可添子嗣,增福寿。于是他放债不要利,关闭解典库,收留孤儿寡母,助孤女葬父,并为他们嫁娶成婚。因而上帝给他添寿二纪(二十四岁),补生一子。后儿子考中解元,刘弘也被加官赐赏。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

这样的思想内容就更庸俗不堪了。《九世同居》写张公艺仗义疏财,甚得修身齐家之道,因而九世同居,得到朝廷的旌赏。如此歌颂富人,不但庸俗,而且毫不真实。这样的富人虽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毕竟太凤毛麟角了。即使是作者出于对富人劝勉的意图吧,而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富人所处的剥削地位铸成了他们的自私性格,一般是不可能仗义疏财的。..迷信的因果报应不仅表现在如以上所举的作品中,而且普遍地表现在爱情婚姻剧和历史传说剧中,但还不太严重,不像以上所举作品那样以宣扬因果报应为主。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当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不能简单地以糟粕目之,要尽量从中淘取一些精华。对于神仙道化剧中喜剧作品也应当如此。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神仙道化剧大多是正剧,喜剧只是少数,比较有意义的更是少数。宣扬神仙道化,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消极的。但所谓有意义,是指在宣传神仙点化或度脱某人成仙的事件中,表现了一定的社会现实的内容,如社会的黑暗,政治的险恶,人生的困厄等等。如《陈抟高卧》写陈搏在赵匡胤做皇帝之前就算卦预言他是真龙天子,后来果然如此。赵匡胤诏他上朝,同享富贵。陈抟虽然去了,却不为名利所动,仍然归山学道。他为什么不愿做官,恐怕不完全是因为乐道安贫,喜爱懒散逍遥生活的缘故。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他对赵匡胤说:【绣球】三千贯二千石,一品官二品职,只落的故纸上两行史记,无过是重列鼎而食。虽然道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哎,这便是死无葬身之地,敢向那云阳市血染朝衣!本居林下绝名利,自不合划下山来惹是非,不如归去来兮!

做官的下场不过如此,这是他所看破了的。又如《竹叶舟》中写陈季卿为什么能够接受吕洞宾的点化?显然是因为像陈季卿这样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萤窗雪案,辛苦多年,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不第,惶恐难归”的失意所促成。吕洞宾对他的点化也正从这一点来着手【油葫芦】叹你这千丈风波名利途,端的个枉受苦,便做道(到)佩苏秦相印待何如!你则看凌烟阁那个是真英武,你则看金谷乡那些乔男女。你可也辨甚么贤?辨甚么愚?折莫将陶朱公贵像把黄金铸,到底也载不的西子泛江湖!吕洞宾还对他指出,即使做了官,也“早经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实在没有什么荣耀可言。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因此他最后省悟到“这荣华似水上沫,这功名似石内火”,而愿意出家。这样的揭露和描写,对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有相当大的普遍意义,因为失意的人毕竟是多数。至于出家成仙,那自然是虚幻的,只不过是没有出路的精神麻醉而已。神仙道化剧基本上是消极的,而水浒故事剧则恰恰相反,基本上是积极的。它所塑造的有些人物形象虽然没有后来小说《水浒传》中的完美、高大,但作品的主题却都是对英雄人物加以歌颂的。喜剧《李逵负荆》是水浒故事剧中歌颂水浒英雄人物最好的作品。当李逵在清明三月三日梁山山寨放假下山踏青时,来到王林的酒店,得知王林的女儿满堂娇被假冒宋江、鲁智深姓名的宋刚、鲁智恩两个歹徒抢去,非常气愤。因为他一向对首领宋江敬爱,对梁山泊“替天行道救生民”的正义事业热爱,想不到宋江竟干出损害梁山泊荣誉和破坏梁山英雄与人民鱼水之情的丑事。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他对宋江的误会是剧中的主要盾,一切喜剧性的可笑的行动和场面都从这一主要矛盾中产生。而误会的产生又是由李逵鲁性格决定的,李逵性格中的这一缺点使他陷入一时难解的纠葛和困惑之中:第一是轻信。他听了王林的诉苦后,虽然问有什么显证?王林回答说:“有红绢搭膊便是显证。”李逵便说:“我待不信来,那个士大夫有这东西?”可见他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判断的。不过,他没有进一步追究,或者作为存疑的问题,毕竟就轻信宋宋江果有其事了。第二是急躁。他回到山上,就直斥宋江“你那压寨的夫人在那里?”又骂鲁智深:“俺哥哥要娶妻,这秃厮会做媒。”由于宋江和鲁智深对李逵的话感到莫明其妙,鲁智深便对他加以反讥:“你看这到山下了多少酒,醉的来似踹不杀的老鼠一般,知他支支的说甚么哩?”这一下使他急躁起来,便大骂“元来个梁山泊有天无日”,拔出扳斧就去砍“替天行道”的杏红大旗。第三是易怒。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在山上他理直气壮地同宋江以杀头来打个赌赛,又满怀信心地同宋江、鲁智深到王林店中对质。没料到这关键的一着却使李逵的愿望完全落空,他发怒了,他迁怒于王林,他动手去打王林:“打这老子没肚皮揽泻药”,“恼的我怒难消,踹扁了盛浆铁落,辘轳上截井索,苞棚下副槽,掷碎了舀酒瓢,砍折了切菜刀。”他还“恨不一把火,刮刮拶拶烧了你这草团瓢。”第四是悔恨。他赌输了以后的情绪是复杂的,除了恼怒之外,便是悔恨。而悔恨也很复杂;他感到“人心未易知,灯台不自照”,不知人,也不自知;他感到“没来由共哥哥赌赛”,“三过舌是俺斩身刀”,多说话,多招祸;他感到为了别人,输了自己他打算去负荆请罪,他也两次三番地想到投崖自杀。负荆请罪,不被允许,又想他杀不如自杀。待借到宋江的剑来自杀时,又想到与宋江十年相依的恩义,实在不忍,但这也不消说了。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矛盾冲突发展到使喜剧人物走投无路时,却突然有了转机:王林来报假宋江、假鲁智深正在他店里。从李逵一连串的情绪变化和矛盾冲突发展来看,不管是轻信、急躁、易怒、悔恨,都会引起观众和读者的笑声,因为一切都是由于误会而产生的。李连在困惑中越是挣扎,情绪越是激昂,喜剧性越强,甚至引起观众和读者的大笑,但这笑,与讽刺性的笑不同,而是喜爱性的笑。对梁山泊的这个英雄人物由于鲁莽而产生了许多可笑的行动,但却由衷地赞颂这个英雄人物,因为他热爱梁山泊替天行道救生民的正义事业。鲁莽是由于李逵正直性格产生的缺点,不过,“以人心的缺点为对象的喜剧比描画单纯的可笑事物或者古怪的社会制度的喜剧更为吸引人”。所获得的喜剧效果也更大,使人们所受到的美感教育也更深。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一般是劝诫和讽刺的社会习俗剧

元杂剧舞台艺术剧照

通过以上对社会习俗剧(包括神仙道化剧和水浒故事剧)中喜剧的简析,一般说,它的劝戒性都比较强。明显以劝诫为主旨的作品如《杀狗劝夫》等自不用说,而公然宣扬因果报应的作品如《看钱奴》、《冤家债主》等,实际上也是劝诫。即使像《桃花女》、《独角牛》这样的作品也颇含教训的意味。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矛盾冲突不是十分尖锐和曲折,讽刺、嘲笑的对象也往往不是主要的人物,因而喜剧性也就不够强烈。不过以讽刺反面人物为主的《看钱奴》和歌颂正面人物为主的《李逵负荆》则是其中优秀的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