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来自台南的他走一趟贵州 结果大吃一惊

2019-11-16 00:40:47 暂无 阅读:1891 评论:0

来自台南的他走一趟贵州 结果大吃一惊

照片来源于人民网

位于今贵州中西部与川滇部分地区的夜郎国,原本是个与中原文明隔绝的众多小国之一,就在汉武帝元狩元年,不可一世的夜郎王闹出了一个笑话,让夜郎国在史册上大大地露了脸。原来汉武帝派遣使者前往夜郎,夜郎王竟发出了“汉孰与我大”的疑问,这一问令汉使啼笑皆非,“夜郎自大”的成语从此诞生了。

天眼领先世界

夜郎王之所以会发出这句疑问,其实是由于客观环境造成的。夜郎国所处的环境长期与世隔绝,缺乏外界的刺激,在山重水复的屏障里,一个人的眼界也就大大地受限了。后来王阳明也被贬谪至此,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如果不是贵州恶劣的环境条件,怎么会把好好的人放在这里自生自灭?也许又与那一句民间谚语有关,“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讲的人多了,渐渐地,贵州就与“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落后贫困”的刻板印象捆在了一起。

这种刻板印象自然也把我捆住了,当我惊叹于沿海省市的日新月异时,贵州就以天翻地覆的速度,换了一副崭新的面貌。

过去都是自由行,但这次是以“..励志青年大陆参访团”的名义来到贵州的,出发前看了一些关于贵州的资料,结果当然是令我大吃一惊。早在我还未实地走访大陆前,大数据产业就让曾经与世隔绝的贵州拥抱了世界,昔日一个偏僻的角落,如今一跃成为领先世界的天眼FAST!

这无异是贵州最耀眼的名片,却也是被我长期忽略的成果,从我开始翻阅资料,一直到走入贵州,惭愧一直蔓延心头。

从飞机望向窗外,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广袤的绿地上完全不见平原,正应了那句话──地无三里平。然而就在这一片起伏不定的绿意间,一架架桥梁将山峦连接在一起,汽车快速地行驶在桥梁上,底下是湍急的水流,要在高山峡谷间搭建一座坚固无比的桥梁,其困难度实在令人难以想象!现今中国大陆被誉为“基建狂魔”,造出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伟大成就。说一说桥梁好了,世界桥梁一百座,贵州桥梁就占了四十七座。桥梁的营建让天堑成了通途,让天涯成了比邻,“黔道难”走入了历史,“桥梁博物馆”成了一个新的代名词。客观上看,这也是因为贵州的先天条件,才让中国人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辛勤与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天堑成了通途

“要致富,先修路”,这道理不难理解,路修好了,贵州就成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几年中国政府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先把贫户迁到一个新环境,打一场“扶贫攻坚”的硬仗。但要人迁离家乡是何等困难?且不说农民都有一份浓厚的土地情结,后续还有适应新环境的种种考验,没有水滴石穿的毅力是很难办到的。居民迁出后,给房给家电,扶持产业技能,改种高收益的产物,推动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必须的,这种“受人以鱼,不如受人以渔”的方式,放到“扶贫”这一场硬仗上,在我看来极具长远的目光。

要达到全面扶贫的目标,中间必须爬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哪怕再苦也要爬过去,不分昼夜,假日无休,所有难题都要一一克服。这种冲锋陷阵的精神真是令人叹服。减贫数据出来了,贫困发生率下降了,我相信,当初为扶贫工作洒下的滴滴汗水,最终都会为“2020小康社会”的局面开出灿烂的花朵。

居民充满自信

在“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帮实扶”的帮扶下,“人无三两银”的刻板印象渐渐被打破了,使我在贵州一个深度贫困县城里,感受到从居民身上散发出来的自信蓬勃。一个地方若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必定细微到连人的精神面貌都大大地改变了,走在纳庸县的街道上,我特别观察了当地居民的神态。我能感受到有一股自信在支撑着他们,这种自信源自于生活的改善,源自于未来的憧憬。其实人的思维很简单,住有其屋,耕有其田,守得一世顺遂,方为人间乐土。

修路、扶贫,在这条漫漫长路上,贵州的自然生态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离开贵州一个礼拜了,我眼前始终浮现那一片绿意,绿得苍翠,绿得舒心。世间最动人的风景,往往熨贴着心灵。从西江千户苗寨的观景台往下看,群山巍峨,田野阡陌,白云舒卷,心胸也随即开阔了。中国的山千姿百态,有的山灵秀,有的山妩媚,有的山壮丽,贵州的山连绵起伏,在时光中静静地矗立,看得久了,人的心也跟着沉淀了下来。

作家余秋雨曾说:“用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吊脚楼建筑群,也是这趟行程里最令人憧憬的地方。不为别的,就为了我的小说中曾写到的苗族、苗服、对歌和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我来大陆,往往是跟从心里的感觉,可能是为了一句信手捻来的诗词,可能是为了自己创作中触摸到的情节。当整个苗寨映入我的眼里,惊喜也就不言而喻。

晚上,我们围着“长桌宴”享用晚餐。长桌宴习俗已经流传千年了,不论婚嫁喜庆、逢年过节、走访串门,都离不开这个饮食文化,现在随着旅游开发,长桌宴成了游客体验项目。

期间,好客的苗族人为客人献上“高山流水”,这是一种敬酒的文化,往往能把气氛炒到最高点。苗族人一边敬酒,一边唱歌,他们的歌声是心灵的净化剂,像山一样淳朴,像水一样纯净,听上一段,整个人彷佛融入了山水画廊,久久都抽不开身了。

苗族文化灿烂

物质文明让人变得冷漠又有距离感,但苗族人的热情却一下子把人心拉在了一块儿,当一股和谐的气氛从人与人之间扩散出来,世俗的烦忧也就随之荡涤去了。

苗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也是一支历经迁徙、苦难重重的民族,虽然没有文字,却有着其灿烂的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贵州的封闭环境使它与华夏主流文化长期隔绝,从这个角度看,确实是落后,但跳出这一层框架,贵州的文化多彩多姿,丝毫不逊于主流文化的魅力。

在我短暂的行程中,我只近距离接触到苗族这支少数民族,然而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分,一共有四十九支民族。每一支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传承。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像一枝枝五颜六色、风情万种的花骨朵,在青山绿水间迎风怒放,迷人双眼。

得闲时,不妨走一趟贵州,体验多彩贵州的魅力。

(作者:康庭瑀/台南 来源:..中时电子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