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黄简讲书法: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2019-11-20 12:36:15 暂无 阅读:745 评论:0

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古代的笔势,从张旭「八法」「五势」开始,至清代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整理,是越来越多。戈守智这本书是乾隆年间做的,收入笔势123个,加上永字那八个,就是131个,这还不算其他著作中的。

1980年三月,香港书谱出版社有出版中国第一部《中国书法大辞典》的想法,但因为香港本地没有写作力量,请我在上海组织人员编写,由我负责,担任执行副主编。这里故事很多,将来有空再说。大型辞书的编辑过程,我认为是应该写下来的,其中甘苦可以给人参考。

黄简讲书法: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我找了二十多人,前后五年,其中术语部分由崔尔平先生担任。我审稿时编了一张术语系统表,附在书后。这是第一张书法术语系统表。老实说,当时我只有三十三岁,对书法的理解还不深。

黄简讲书法: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黄简讲书法: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在这本辞典的基础上,1990年出了《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这是华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负责的,写作人员基本上还是老人马,我虽然是编委和撰稿人,但因为在香港,没有实际参加编辑工作,只是写了书体部分。出版后收到了样书,发现后面的术语系统表删除了,有点可惜。不过这一版的学术质量,比香港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好多了。

黄简讲书法: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过了几年,四川李光德先生找到我,他在写《中国书学大辞典》,看重这张系统表,想附在书后。我当然同意了,修改了一下给他寄去,2000年一月出版。这是我第二次编辑书法术语系统表。

黄简讲书法: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第三次是在香港城市大学进修学院讲课时编辑的,我作为讲义发给学生。

但这三次系统表,都没有把张旭的八法和「五势」作为笔势根本思想分出来,和后代补充的专称混在一起了,我觉得这是一个缺陷。历代补充笔势专称的人,不理解「八法」和「五势」的意义,「永」字八个笔势就是八面锋,「五势」五个笔势是讲使转,这正是书法的命根子。

今天我又要编辑书法系统表了,这是第四次了,今天我在讲什么?这课程的根本是讲张旭系统,这是历史上唯一解释王羲之书法要义的系统,所以要抓住他思想的根本。我在课程中反复讲过张旭系统的要点,书法十三势是笔势系统的核心,请各位再次看看L2-05影片。

编辑一个系统表,有多种编法,如:

A.

黄简讲书法: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这样也可以起到复习作用,但没有突出重点。

B

我在笔势课程一开始建议大家用表格排张表﹝见L2-15课﹞,表格上面的列是八法笔势,左边的栏也是八法,这样中间填写的就是两个单一笔势组成的复合笔势。

然后这些两个点画的复合笔势,接下去写在左边栏目之下﹝另起一张表也可以﹞,再结合一个笔势成为三个笔势的复合,如此继续。这张表我自己做过之后,对于「永」字八法逐次生成复合笔势理解深刻多了。

黄简讲书法: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C

或者先编辑单一笔势,然后是复合笔势,

黄简讲书法: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D

但以上都是罗列。更好一点是把张旭「八法」和「五势」放在前面,后代补充的降下一列。

黄简讲书法: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E

我也讲过书法就是横竖撇捺四条线,点是这四条线的缩短,大家还记得那个驾驶盘一样的图吗?拿线条为主线,也可以排出一张系统表来的。

黄简讲书法:笔势系统表的设计

书法技法是有系统的,编好一张系统表,对学习书法有很大好处,各位可以广开思路。我看群组中的留言,有些人非常聪明,很快理解了张旭在讲什么。历史上张旭系统至韩方明就断掉了,我这课程试图把这条线接上去,这样王羲之书法传统就可以流布。讲得不好是我的责任,水平不够,我坐在书桌前做这些好闷的事情,快四十年了。海内胜过我的博雅之士不计其数,希望大家一起来,这条传统线必定就接上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