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交钱就能进入“最高学府”,朱元璋的国子监制度如何被子孙玩坏了

2019-12-09 03:41:04 暂无 阅读:1121 评论:0

朱元璋是贫苦人家出身,早年失学,后投奔起义,在戎马倥偬之际,勤于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深知教育的重要。因此,他建立大明王朝后,极其重视教育,认为“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他把办学与农桑视为同等重要的“王政之本”,下令从中央到地方都设学校,以教育子民。

朱元璋创设的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一度吸纳了8124名监生坐监读书,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明代教育的发达,远远超过了唐、宋和元代。但由于后期国子监开了纳粟上马补监生的恶例,并愈演愈烈,最后导致国子监制度的崩溃,并一定程度了带来了明代中后期吏治腐败的不良后果。

交钱就能进入“最高学府”,朱元璋的国子监制度如何被子孙玩坏了

北京国子监建立国子监,应对人才短缺

虽然少年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在不断发迹的过程中,朱元璋学会了和儒士打交道,也读了不少历史书,懂得了可以“马背上打天下”却不可以“马背上治天下”。要治国必须建立一个得心应手的官僚机构,因此急需大量的文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得十几万人,白手起家的朱元璋从哪儿找这么忠心又能干的文人?

事实上,朱元璋立国之初面临的是一个人才短缺的局面。经历了元末明初数十年的战乱后,社会上原有的人才大量消亡,原有的人才培养机制遭到破坏,出现了“人习于战斗,惟知干戈莫识俎豆”的局面。

况且,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大量地诛杀功臣宿将,使大量人才被牵连诛杀,一方面直接造成官职的大量空缺,另一方面,株连、滥杀行为在士人之中引起恐慌,使得很多读书人更加不愿意出仕为官。

为了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朱元璋大量征召元朝旧有官吏和民间儒士效忠新朝,可是,还不够用,而且,这些人素质参差不齐,并不完全适合新朝的要求。建立符合大明朝廷需要的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成为当务之急。

交钱就能进入“最高学府”,朱元璋的国子监制度如何被子孙玩坏了

朱元璋像最初入监有门槛,监生素养较高

明代国子监的前身是国子学,创建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洪武十五年(1382),“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进入国子监的学生都叫做监生。

监生的来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官生,一类是民生。官生又分两等,一等是品官子弟,一等是土司子弟和海外学生(留学生)。官生入学,是为了“皇子将有天下国家之责,功臣子弟将有职任之寄”。民生的来源,分贡监、举监两类。贡监由府州县学(儒学)定期选送来的岁贡生员,属于“保送生”,但要经过翰林院主持的考试。举监是举人入监,主要招收科举会试的下第举人。无论是贡监还是举监,他们都积学多年,文化素养较高。

最初官生人数占多数,达到官民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但由于公侯子弟成年后可直接袭爵做官,大官子弟也可由荫官的门径踏入仕途,加上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后许多功臣宿将的子弟受到株连,官生的数量逐渐下降。到洪武后期,国子监就逐渐由教育贵族子弟变为教育民间子弟的场所了。

监生最主要的出路就是做官,在洪武年间最高可以做到地方大吏从二品的布政使,最低的做正九品的县主簿,以至无品级的教谕。后来,由于科举制度的完善,进士独占了做官的门路,监生的出路已渐渐不如初年,从做官转到做事,朝廷利用大批监生做履亩定粮、督修水利、清查黄册等基层技术工作。国家没钱花,允许纳粟入监

明代自代宗景泰元年(1450)以后,在国子监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监生群体——援例监生,他们通过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粟、马、银等财物而获准入监读书。

纳赀入监为明代首创,“始开纳粟上马补监生事例,自是太学始有不由科贡而进者,前代所未有也。”

当时正值“土木之变”后,边事危急,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令天下纳粟、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

景泰四年(1453)四月规定:“能出米八百石于临清、东昌、徐州三处赈济,愿入监读书者,听之。”规定入监纳粟数为八百石。到五月又规定:“令生员纳米入监者比前例减三百石。”定入监纳粟数为五百石,比先前减少。以后各朝入监标准时有变化。入监除纳粟外,还可纳马、纳银及其它财物。

最初,明朝廷实行援例制度还是比较谨慎的,也仅视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权宜之计,“时以边境多虞,国家十分缺乏,故不得已而从权宜之策如此尔。”而且只允许地方府、州、县学生员援例入监,其他则不许。

即使这样也遭到一部分有远见的官僚的反对,他们认为援例入监“朝廷资其利于旦夕,而遗其患于悠久,诚非计之得也,乞速罢之”。第一次援例入监“行四年而罢”。

交钱就能进入“最高学府”,朱元璋的国子监制度如何被子孙玩坏了

援例监生泛滥,加速吏治腐败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甚至多次,以后明政府一遇到财政困难,就要实行援例入监。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山西、陕西大饥,为对付饥荒,明政府又大开纳粟入监之例,“以救荒无善政,不得已又开纳粟入监事例??两监乃至六、七干人,比往时多至数倍。”这次入监人数大大超过景泰元年(1450)的第一次,对以后援例监生的泛滥产生深远影响。

从明武宗以后,非府州县学生也可以纳银入监,做个挂名学生,以依亲为名,根本不必入学,国子监到此完全失去初创的意义,只剩下一个招牌了。所谓“依亲”,就是让监生返回原籍,依亲读书,实质上就是放长假。

明代国子监教育分前后两个阶段,第一是坐监学习阶段,第二是拨出历事阶段。监生经第一阶段学习后,被分拨诸司实习政务,考核合格,就可经吏部铨选做官。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明代国子监教育的突出特点,这种制度在景泰以前得以严格执行,并收到良好效果。但自景泰以来,由于例监增加,此制度逐渐遭到破坏。

明朝援例监生经过近二百年的断续发展,在国子监中形成一个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素质低劣的监生群体。他们主要由府、州、县学生员、乡村市镇社学童生、未入学的官民子弟以及儒学、社学斥退者组成,生员算是其中文化水平较高者,而他们所占比例并不大。

例监是纳赀入学、输赀拜官的,他们入仕之后, 一定要把自己付出的钱财捞回来,这就加速了吏治腐败,增加了百姓负担。又由于他们怠于学习,疏于历事,鲜知如何理政,致使政务荒疏。明朝中后期政治上的腐败,与一批素质低劣的例监入仕不无关系。

援例入监在教育方面开了一个恶例,以后南明弘光朝、清王朝纷纷仿效,特别是清朝,还将之作为一种常设制度纳入了国家的法令之中。这都是捐纳入监制度的遗祸,也是当初朱元璋订立国子监制度所没有料想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