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虽有大风,心中无风”——记阿拉山口的钢铁边防兵

2019-05-27 18:35:12 暂无 阅读:1117 评论:0

【编者按】

界碑,神圣而又肃静,是故国疆域和主权的象征,也是万千边防武士心中的精神图腾。走近界碑,才能真正读懂边关;走近界碑,更能感悟家国情怀。

2019年,是..成立七十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时空节点,人民网结合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片子频道节目中心,组织5路小分队,深入故国陆地边防地,走进小白杨哨所、乃堆拉哨所、清河口哨所、北极村哨所……走近70个界碑,开展界碑描红主题运动,感触故国边防的沧桑巨变、倾听边防武士的无畏经受。

有一种支柱,看似无形,却顶天登时;有一种旗号,肃然无声,却高高飘落。从克日起,我们推出“故国在我心中”界碑描红主题运动专题报道,陆续编发相关稿件,敬请存眷。

“虽有大风,心中无风”——记阿拉山口的钢铁边防兵

采访小分队探访阿拉山口边防连。郭发海 摄

人民网阿拉山口5月27日电 (黄子娟 郭发海 乔玉中)边关是什么?摄影家说,边关是险;旅客说,边关是难;生意人说,边关是远……5月26日,迎着阿拉山口残虐的暴风,博尔塔拉军分区阿拉山口边防连官兵对记者说:边关是国,边关是家。

当天,由人民网、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央视片子频道结合构成的“界碑描红”主题运动采访小组来到了这里。“在山口,这种恶劣的天色是常态。”指导员宋洪宝介绍说,阿拉山口位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宽广平展的通道,是新疆北部“冷湿空气”入侵的主要门户,是我国四大风口之一,天然情况十分恶劣。连史记载,一年8级以上的大风天色长达180多天,素有“一年一场风 ,从春刮到冬”之说。

火车轰鸣,商贾如梭。作为中国西部区域独一的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度一类港口,中哈原油输油管道也在这里入境,阿拉山口港口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是“一带一路”上的主要节点,地舆位置十分主要。

登上嘹望哨台,“忠诚”两个红色大字分外刺眼。“为维护边境区域和平不乱、保障两国边境经贸繁荣成长作进献,这是边防官兵应尽的职责。”宋指导员说,作为港口边防连队,官兵们把忠诚二字刻在心间,用“大风吹不倒、诱惑打不动、劲敌撼不动”的豁达气概扎根大风口,助力一带一路扶植。

“虽有大风,心中无风”——记阿拉山口的钢铁边防兵

连队楼前屹立的“无风石。萨妮娅 摄

连队营区宿舍楼前,屹立着一块伟大石头,上面刻着“无风”两个大字。对官兵们说,这两字有着特别的意义。

上士闫晓飞第一次列入边防巡逻,就遭遇十级大风,身体瘦弱的他被面前的情景吓坏了,硬是被班长拽了一路。他曾下定决心:两年后,必然要脱离这个鬼处所。此后,练习泡病号,巡逻溜边边,急难险重义务不敢上,他成了连队的重点人。

直到有一天,他被指导员叫上了连队的英雄山。“这里,安葬的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站长吴光胜,他的平生始终和边防相连……”

上世纪60年月初,阿拉山口区域有边无防,应党中央号召,吴光胜一行17人步行来到阿拉山口扎营扎寨,没有营房,他们就在石头缝里打地窝,没有伙食,他们就挖野菜果腹,在这里一待就是7年。2001年,老站长因病在故里离世,作古前独一遗愿竟是将骨灰撒在西陲边防地上。

听着故事,闫晓飞眼睛湿润了。逐渐地,他对界碑和边关有了分歧平常的感情认同和心灵皈依。

“虽有大风,心中无风”——记阿拉山口的钢铁边防兵

连队官兵站岗放哨。郭发海 摄

为了让本身风吹不跑、刮不倒,他就每顿饭比别人多吃两碗米饭,天天多跑一个五公里,用最快的时间让本身壮起来。每次巡逻,他都自动报名列入,短短一年时间,他体重涨了10公斤,徒步巡逻达到1000公里。第二年,被团评为“边防执勤妙手”。逐渐地,他成为了连队的“边防通”“活地图”,大项义务每次都少不了他。

这一干,就是十一年。采访中,记者发现,就是如许一个前提艰辛的连队,一连10年竟无一人自动申请调离,在每名官兵的骨子里,都有一种临危不惧的气质。宋指导员说,虽有大风,心中无风,这就是连队门前无风石的真正意义地点。

“虽有大风,心中无风”——记阿拉山口的钢铁边防兵

边防官兵冒雪巡逻。郭发海 摄

“边防巡逻,最揪心的是冬季!”下士宁滋润回忆起几年前的一次巡逻,至今仍心有余悸。那年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他和战友们到267号界标处巡逻,返回时遭遇暴风雪,能见度不足1米,官兵们手拉着手,原本一个小时的路,硬是走了五个多小时。返回连队,个个都成了冰雕。他说,“脸上就像刀割一般,但我们必需对峙下来,因为我们是边防武士。”

闪亮的铁轨上,满载石油罐车的钢铁巨龙正向着阿拉山口迅速而来。站在阿拉山口港口遥望国门,记者面前是一派繁荣情景。官兵们说,在国门站哨,时刻要注重形象,当好中国手刺。

几年前的冬天,连长苏浩带队巡逻在风雪途中,倏忽一辆向港口行驶的哈萨克斯坦运输车因雪地路滑陷下路基。眼看通关大门即将封闭,司机焦炙万分,官兵找来撬杠和绳索等,齐心合力把车辆推出路基,上等兵程浩的右手食指却因接触严寒的铁皮被生生撕下一层皮,鲜血直流。成功出险出关,车主透过窗户伸出大拇指高喊:“中国武士,好样的!”

“如许的事,太多了!”在连队工作了10年的上士龚合平说,本年初的一个夜晚,一辆哈萨克斯坦货车路过国门时,因为天色严寒,车辆输气管被冻裂,司机折腾了良久也没有换成功。正在执勤的龚合平宁战友们匡助找来热水,打着手电,匡助他把车辆修好,开到泊车场。

斜阳西下,记者回望阿拉山口,哨楼前,用石头堆成的“故国在我心中”依旧刺眼,3名年青年头兵士迎着暴风,正手握钢枪、盯着远方。哨楼下,一群旅客好奇地审察着他们,是的,你懂得或许不睬解,他们的血汗都洒在国门;你知道或许不知道,他们的芳华都染绿着边关。他们的生命线永远与那六合间延展的巡逻路相连,永远与那神圣的界碑相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