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一个被谎言笼罩的名将, 身负两大罪却被奉为英雄(2)

2018-07-29 00:03:38 网络整理 阅读:85 评论:0

所以,杀袁根本就不需要后世所杜撰的所谓反间计,其人被捕入狱后,经过大半年的会审,查明证据确凿,着实罪无可恕。

一个被谎言笼罩的名将, 身负两大罪却被奉为英雄(2)

满朝文武大臣作为亲历者,他们又不傻。 之前之所以为他捏造罪名矫诏杀帅背书,是因为明朝重文抑武严重,毛文龙不过一个文臣眼中的跋扈武将,为了平辽大业,杀了也就杀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杀毛的罪名全是扯淡,这笔账崇祯都记着呢。之后袁大人又轻信蒙古,在崇祯不同意的情况下,卖给了他们大量的军粮,结果蒙古人随手卖给了后金,后金由此方可入关。(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到了北京一役,整个战役过程,袁大人一路纵敌长驱,避敌不战。蓟州城下,看看他自己写给朝廷的保证,他已经是死罪了,到了北京城下,又毫无建树。广渠门之战,北京袁崇焕纪念馆里说此战大捷,袁崇焕率军八千大破清军十万,这种说法不知从何而来。明史中记载的是此战双方互有杀伤。《崇祯实录》中记载,袁崇焕督帅的辽军力战稍却,是列阵其后的京营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率京营击退了清军。为了防止在奏报中夸大数目,明朝以首级记功。此战明军没有首级缴获。既然没有首级缴获就证明明军至始至终都没有控制战场,而没有控制战场,又何谈大捷呢?顺便此战还射伤了满桂,当然这又是一桩谁也说不清楚的公案,其中的是非曲直,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下。战后袁坚持希望部队可以进入北京。崇祯亲自召见袁并质问杀毛文龙、逗留、不能扞御、请求援兵入城诸事,袁无一能对,愤怒的崇祯令锦衣卫当场将袁逮捕,剥去衣冠,投入诏狱。袁刚一下狱,手下部队居然弃帝国首都安危于不顾逃散了,简直与军阀行为无异,所有支持他的人,包括孙承宗最后全部都无话可说了。

一个被谎言笼罩的名将, 身负两大罪却被奉为英雄(2)

皮岛矫诏杀毛之日,驻防蓟州坐看清军潜越之时,回溯袁大人曾经夸下的海口,许下的承诺,最后这些海口承诺导致其下狱身死,想来也算是得偿所愿,又何冤之有呢?袁崇焕既死,宁锦防线在之后的十余年里,也没有被满清攻破。这条明朝的马奇诺防线在之后的日子里,被没有东江后顾之忧的清军数次绕过,直到明朝最终灭亡。

一个被谎言笼罩的名将, 身负两大罪却被奉为英雄(2)

之前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发兵攻打宁远,袁崇焕据城死战,后金围城两天,将城外觉化岛的物资掠夺一空。毛文龙袭击永宁,后金于是退兵,7个月后,身患毒疽的努尔哈赤于清河汤泉疗养时病死。天启七年,皇太极攻打宁远锦州,毛文龙袭击辽阳,后金只好再次退兵,袁崇焕事后上书称“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此战后,袁崇焕因不救锦州,被言官以“暮气难鼓”等而被弹劾去职。所以真正能限制住满清的从来不是袁崇焕,而是毛文龙所率领的东江镇。由于辽中的残破,后金军每次出军,都要受到漫长补给线的限制,只要毛文龙出兵骚扰,后金就必须回师。当代明史大家樊树志在其所著的《崇祯传》中也说“袁崇焕杀毛文龙,为后金军队大举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终于导致了兵临城下的己巳之变。”而袁崇焕之所以现在这么出名很大原因是因为乾隆、嘉庆两位皇帝对其的大肆褒奖,特别是乾隆皇帝证实了之前没有被任何一本史书记载的“反间计”的存在,于是袁崇焕被塑造成“孤忠之臣。而到了清末,由于当时人的种种需要,比如康有为、梁启超利用他们极其强大的个人影响力,来推销袁督师的事迹,于是袁的战绩被大大拨高。之后又由于抗战的原因,当时的主流历史学界极其需要树立几个有对抗外族经历的历史人物来当典型,,于是袁崇焕进一步被推上神坛。但真正使袁崇焕在民间获得巨大影响力的还是金庸先生所著的《碧血剑》以及附录的《袁崇焕评传》,在此之前,袁崇焕并不为广大民众所知。如今现在大清已经凉了,抗战也胜利70多年了,不如让我们冷静回到历史的本来面目吧。樊树志先生在批评支持袁崇焕的阎崇年的文章中说:“历史学家需要客观的心态和冷静的眼光”,我认为这句话非常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