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生活秀下周开幕(2)

2018-10-12 07:41:04 网络整理 阅读:134 评论:0

展品揭示时代变迁

“他们用的被子是羽绒被,又轻又软,不像我们的棉花胎被子那么厚重。”

缎面被子、喜糖袋、喜字口杯、拉丝玻璃杯……这些都是上海收藏协会会员胡申南的藏品,也是他和爱人上世纪70年代结婚时添置的用品,观众将在这次展览中看到它们的身影。老胡告诉记者:“这些东西都是凭票购买的。”1974年,胡申南与楼静年结婚时,从黄浦区广东路的老弄堂搬到了徐汇区江南新村一间12平方米的公房里,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床上摆着6条被子,其中2条是面料光亮、色彩鲜艳的缎面被子,里子是棉花胎。桌子上的玻璃托盘里倒扣着一套八只长形玻璃杯,红彤彤的杯身上有一条装饰性的白色旋纹,当年看来既洋气又喜庆。五斗橱上放着两对刻有囍字纹样和龙凤吉祥图样的淡红色玻璃器具,一对是糖缸,另一对是口杯。“这两样东西,许多上海人都用过。”照当年的规矩,新人还要在喜糖袋里装上8粒糖果——4颗软糖和4颗硬糖,分发给亲友。老胡记得,喜糖是他从淮海路上的哈尔滨食品商店凭票买来分装的。

比这些物件更有分量的,是人称“36只脚”的全套家具。其中,大衣柜、五斗橱、床架、床边柜各4只脚,1张方桌、4把椅子计20只脚。老胡说:“当时生产落后,木材供应跟不上,我凭结婚证和单位证明,提前到淮海路的家具店登记好。等了半年左右,来货了,自己用黄鱼车去拉。”

等到千禧年后一双儿女结婚时,老胡发现,年轻人对结婚装备的要求,已和当年完全不同。老胡介绍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凭票购物早已成为过去式。孩子们结婚时,各式各样的东西都能很方便地从商店买到了,挑选的余地自然大了许多。“他们用的被子是羽绒被,又轻又软,不像我们的棉花胎被子那么厚重。喜糖是进口巧克力,用漂亮的糖盒装着。他们布置新房也不用几十年前的老家具了。他们自己到商场里,根据喜好挑款式,再由商场送货上门,比我们那时方便太多。”老胡也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年来,年轻人办喜事的装备越发精致。“改革开放带来了时代的变迁,生活真是一代比一代好。”老胡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