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袁隆平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水稻亩产1000公斤梦(2)

2018-10-15 14:20:22 网络整理 阅读:117 评论:0

2018年5月,位于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有机覆膜直播试验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亩产1065.3公斤,创下海南省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2018年10月,种植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预计亩产达1600斤。

“科学探索是没有止境的,追求也是没有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我动力来源。”

科研的脚步从不停止

“人的身上,最值钱的,是装在脑袋里的知识和一颗责任心。”袁隆平告诉记者,尽管目前我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跑到了世界的最前沿,但倘若有所分心、放松,别的国家可能就迅速赶上并超过你了。更何况,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分子生物技术,远远跑在我们前面。

一说起水稻,袁隆平的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了:“我们现在开始做三一工程。三分田养活一个人。一个人一年365斤粮食,我们湖南播种6000万亩稻田,1/3搞超级稻,那就能用30%的田,产一半的粮食。现在全世界有1亿6千万公顷稻田,其中23亿亩平均产量不到4吨,用上超级稻,每公顷增长2吨非常容易,明年就能增长1亿6千万吨粮食,多养活5000万人口。肚子饿的滋味不好受啊。”

说了现状,老人还说起了未来:“我们现在推广的是第三代杂交水稻,我们要搞第四代杂交水稻——碳四型。碳四的光合机制不同,把光合效率提高30%,那产量又要上一个台阶。未来是第五代,是最高阶段,把杂交种子优势固定下来,遗传结构跟母体一样。看本世纪中叶能不能发展出来。”

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埋头苦干的“中国脊梁”,他跳过了科技创新的一个又一个高度,用行动深刻地诠释出了何为真正的科学家精神。这位88岁的耄耋之人放弃了本可安享晚年的岁月静好,一直奋斗在水稻育种一线。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年轻人学习,我们应该向这样的“中国脊梁”致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