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他修好了160年前的廊桥 还想把技艺浓缩在模型里(2)

2018-10-18 11:24:39 网络整理 阅读:140 评论:0

重阳节本身,也是第一批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节日。

它还叫老人节,敬老、爱老,是重阳文化延伸出的新内涵。

所以借节日的期许,钱江晚报和五洲文化联合发起“寻找最IN非遗老人”秋季文化行动。

In是潮流,相对的是Out,就是落伍了。人到暮年的他们,是传统技艺的“保鲜者”,一生专注其中,以热爱,以执着,为了就是让技艺不要Out。

记录他们的故事,是记录与之共存的技艺、社会形态曾经的存在,也记录他们的探索、求变和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淡宁)见到郑昌贵的那一天,泰顺下着绵凉的秋雨。

“下雨天,不做活了。”郑昌贵说着,从屋里搬出把竹椅,和记者一起坐在他位于罗阳镇的家门口。

最近,他在别的镇上修一处老宅,这是一单大活,要修两个月。而去年一整年,他几乎都耗在薛宅桥的复原上。

2016年9月15日,百年一遇的特大山洪,冲垮了泰顺三座国保廊桥,薛宅桥就是其一。作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省级传承人,郑昌贵担起了薛宅桥复原的主墨师傅。

说起这传承人身份,郑昌贵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哎,就是个木匠、木匠。”

1957年,郑昌贵出生在温州泰顺县百丈镇岩上乡,“很穷,都是山,年轻人都是出去讨生活。”

怎么讨?就是做木工。“我的爷爷、爸爸都是做这个的。”郑昌贵说。

18岁那一年,郑昌贵去了福建,跟着一个叫夏立忠的师父学艺:“他也是泰顺出去的。”

当学徒很苦,起早摸黑一天要做11个小时,,一年要做320天,“苦是苦,但手艺学到,就不怕饿死。”

三年后,郑昌贵出师了。2012年3月的一天,久别的师父忽然找到他,叫他一起去泰顺的联云乡,造廊桥。

对于廊桥,泰顺人郑昌贵自然是熟悉的。泰顺这个地方,山多水多,人们进出不方便。所以自古以来,只要村里有点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桥铺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