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第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怪”与“乖”中突破

2018-12-16 21:34:51 网络整理 阅读:59 评论:0

摘要:先梳理目的,再进行创作

第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怪”与“乖”中突破

“我们努力推进小剧场戏曲节成为全国戏曲人才与佳作竞相呈现的码头,给青年戏曲人舞台实践的机会,帮助戏曲艺术开拓本体,大胆创新,而且也让不为人知的地方戏被广大的观众所熟悉和欣赏。”4年来,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共收到11个剧种126部剧目,上演35台风格各异的作品,体现出多剧种、多题材、多风格、多形式、多格局的发展趋势。在近日落幕的2018第四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上,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谷好好透露,明年准备推动小剧场戏曲节走出去,“从上海这个码头起步,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这将是一个新的突破和新的起点。”

今年共有京剧、昆剧、越剧、淮剧、瓯剧、黄梅戏、梨园戏等7个剧种8部作品入选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对连续举办了四届的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给予了鼓励和期许。他表示,“小剧场戏曲节能够带来戏曲风尚革新的推动,焕发古老艺术生气,吸引青年观众。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实实在在为戏曲争取青年观众,培养青年人才做了一件意义大,功劳也大的好事。”

内容与形式反差大

“‘怪怪’内容用‘乖乖’形式,‘乖乖’内容用‘怪怪’形式。”上海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胡晓军这样概括今年小剧场内容与形式的反差。当内容颠覆传统经典时,创作团队往往选用克制的表现手段,而内容是传统故事延伸时,表现手法跨界融合、台词引入网络用语等不甚枚举。梨园戏《陈仲子》用简约克制的手法刻画“迂腐而又荒诞”的仕子陈仲子的形象。来自浙江温州的瓯剧《伤抉》改编自兰陵王故事。江苏南京越剧团《僧繇》主创多为90后,用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讲述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不忘初心”的故事。《新乌盆记》是京淮合演的跨界剧目,剧中演员分别跨老生、丑、青衣三个行当演绎不同的角色。原创昆剧《长安雪》尝试在保有昆曲高雅魅力的同时,融入一些默剧、相声等元素。在中国戏曲协会常务副会长赓续华看来,小剧场,投入少,效果佳,给年轻人、戏曲人找了一块实验的基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