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多种途径,走近马克思(5)

2018-07-13 06:25:44 网络整理 阅读:163 评论:0

戏剧:活跃的想象

如今,马克思不仅走上了银幕,也登上了舞台。如果说电影《青年马克思》多少像一部教科书,那么相比之下话剧《青年卡尔》(实际上英文原名也是《青年马克思》)的气氛就活跃得多。今年 5 月至 6 月,伦敦塔桥剧院的《青年卡尔》也通过银幕放映的方式来到了北京,其主创是曾获奖无数的英国国家剧院版《一仆二主》的班底。

有中国观众用 " 题材仿佛革命宣言,风格却似八点档 " 来形容这部舞台剧,观看过程非常轻松。虽然剧情是诙谐的,但这并未影响观众对剧情 " 硬核 " 的理解。喜剧的方式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大门:" 简单来说,这部剧之于马克思主义,就相当于《大空头》之于次贷危机。大概是你能期待的最有意思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 豆瓣网友 Iberian 如是说。

桌游:参与式理解

近十年来,桌游出现在年轻人的社交场域。相比图书、电影或戏剧等形式,桌游的参与感更强。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桌游并不是一种 " 玩物丧志 " 式的休闲,它甚至蕴藏着学术意涵——把很多艰涩问题拆解,让每个玩家在体验中理解。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吴冠军分析桌游《狼人杀》,撰写文章《话语政治与死亡政治—— " 狼人杀 " 与政治哲学》就是一例。那么是否也可以通过桌游来走近马克思?答案是肯定的。

2018 年,社交网络上的两款游戏有了热度。其一是发布于 1978 年的游戏 Class Struggle,,该游戏的设计者,是纽约大学政治系的教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Bertell Ollman,有网友说这位教授的长相也酷似马克思。这个游戏也是在今年 5 月马克思 200 周年诞辰之时被翻了出来。它可供两至六名玩家参与,开始之前,玩家用特制的骰子决定自己的身份——如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而手工业者、小商业从业者等其他阶层,则只能通过从属两大主要阶层来寻求游戏的胜利。游戏的地图有点类似《大富翁》,角色掷骰子前进,抽取机会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各自的卡片堆里进行抽取,每张卡片会对角色带来影响,作者在制作卡片时也用文字解释了为什么卡片上描述的情况会带来这样的影响。这个桌游起初由 Class Struggle, Inc. 推出,后来几经转手,目前由游戏公司 Avalon Hill 持有版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