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成功举行

2019-11-16 06:40:15 暂无 阅读:1387 评论:0

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成功举行

“每次从高架上路过,看到大剧院的灯亮着,就知道有演出正在进行,心里有种温暖踏实的感受。”作家陈丹燕对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说的一席话,让她感受到力量,也感受到责任——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如何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灵魂温度,触碰到这座城市的激情脉动?艺术节无疑是最佳载体之一。成功的艺术节是一座城市的亮丽名片,也是文化对话与合作的重要..。过去这一个月,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再次为上海市民带来文化艺术的饕餮大餐。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这一宗旨,走过21载的艺术节在带来一系列世界级品质演出的同时,也广邀世界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助力上海建设演艺大世界、亚洲演艺之都,为生活在上海的人们谋取更大福祉。

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活动上,一场主旨论坛、十个系列论坛和一个..班,共计邀请到来自41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200多个艺术节及艺术机构的专业代表近500人,与会观众共计近2000人。海内外专家、从业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艺术节的初心——“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打造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最受专业人士青睐,最受观众喜爱的艺术盛会”。

“演艺大世界”如何打造成城市“文化地标”

过去这一个月,市民张翔宇密集出入环人民广场区域的各类演出场馆:在大剧院穹顶下品味张火丁的唱腔;在延安高架旁绿树环绕的音乐广场观察挪威乐队如何把冰作为乐器;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周边来回欣赏定格舞台瞬间的摄影作品……每每演出结束散场,他经过挂满演出海报的地铁站时,都会升腾起由衷的满足感:“生活在上海,是一件幸福的事。”

名家纷至沓来,演出精彩纷呈——自去年环人民广场地区启动建设并命名“演艺大世界”以来,这块1.5平方公里的土地已拥有正常运营的剧场及展演空间21个,是国内密度最高的剧场群。本届艺术节期间,这里的精彩演出更是接连不断。很多人都在期待,这里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纽约百老汇”或“伦敦西区”?在“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艺大世界”论坛上,中外专家和从业者对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形成多样化演艺空间和体系的话题,进行了全新展望和深度探讨。

让“可阅读的建筑”与年轻观众牵手拥抱

“大世界的‘哈哈镜’,在我看来就是一百年前的AR、VR,就是一百年前的‘虚拟现实’。”论坛上,上海大世界总经理陈轩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哈哈镜让观众看到的内容,是观众自己创造的。这样一个设施让每个观众都有了表演空间。”在他看来,无论是成为上海市民记忆的“哈哈镜”,还是大世界“百戏杂陈”的表演,无不体现着大世界在文化艺术上的开放、包容和探索。以大世界为代表,在环人民广场区域建设“演艺大世界”,可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大世界到上海大剧院,从上海音乐厅到草坪音乐广场,从外滩百年建筑到新建成不久的文化广场,环人民广场区域有着形态丰富的演出场地资源,每一处建筑都可谓是一本可阅读的书,早已成为海内外闻名遐迩的“建筑地标”,将内容充实进去使之进一步建设成为“文化地标”,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

在与会者们看来,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透过对这些建筑的保护,不仅要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也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论坛嘉宾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表示,环人民广场的演艺大世界“每一寸空间都诉说着中国和上海演艺的故事,每一块砖都记录着上海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雄健步伐”。

更让不少海外与会者羡慕的,是上海年轻观众对文化演艺前所未有的热情。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国际节目副总裁艾丽西亚·亚当斯坦言,这一群体拥有万亿级的购买力,是未来文化的塑造者,“如何吸引年轻人放下手机走进剧院,如何弥合与年轻人之间的鸿沟,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但文化艺术不能止步不前,在演绎传统作品、原创作品的同时,要有更多吸引年轻人的因素。”挪威国家歌剧舞剧院演出部经理西格蒙德·扬尼认为,只有创新者才能把历史和未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许多与会嘉宾发现,无论是将古典音乐与流行摇滚相结合,还是在京剧中引入现代舞元素,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年轻观众更愿意用开发包容的心态接纳、观察和享受艺术家的创新,这也是不少艺术家愿意把首演放在上海的原因。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助理赵晨琳以自己参与的多个音乐剧项目为例:“我们的统计发现,70%以上的观众是22岁到32岁的年轻人。”此前,她曾走进中小学推广戏剧文化,现场询问后发现,2/3的学生看过音乐剧,其中不少人还是在海外观看的演出。就在艾丽西亚·亚当斯雇佣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推广演艺作品时,在中国是另一种情况:原本被专业人士认为是“冷门”的舞剧片段,被网友搬上B站,一条视频的点击量就超过180万。在赵晨琳看来,“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摸索并引领青年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好的剧场服务和剧场‘周边’,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生态链进行探索”。

留住“游客”变成“观众”需要滋养“内容”

在一家外资企业上班的上海市民林琳,每次出差前往纽约、伦敦,一定会去百老汇或西区走一走,“挑几张唱片,拍几张照片,心里也会有满足感”。她更时刻关注这些地方最新的演出动态,曾经三次“打飞的”,就为了看心仪的演出。

与百老汇、西区依靠戏剧演出带动旅游“流量”不同,环人民广场地区本来就是游客到上海旅游必到的“打卡”热门,从不缺少流量。但如何能把“流量”变成“质量”,把“游客”变为观众,把“到此一游”变成“专程而来”?论坛嘉宾们提供了答案——关键还是好作品。

“不管建筑多么恢弘,如果内容不够精彩,这也就是一个建筑地标,称不上是文化地标。文化地标一定具备文化的典型性意义。”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认为,优秀的剧院除了做好演出服务,还需要提高制作生产能力,承担更多社会美育的功能,通过以优秀剧院为主体凝聚演艺人才,使游客向观众转化,带动区域演艺生态发展,形成产业规模,从而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

“如何延续观演文明,让观众走进剧场,而且是持续不断的走进剧场?我觉得关键要有好的演出产品——节目或剧目,观众在一次次看演出的过程中提升艺术素养、养成观演习惯,从而形成艺术家、艺术作品、剧院、观众和谐共享的观演环境。”北京市文联主席、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陈平以国家大剧院为例:大剧院的会员从一开始的5000到现在的30万、每年百余万观众观看演出,这得益于长期深耕热爱艺术的观众,“一棵苗一棵苗持续不断地培育观众,每年开展近千场次的艺术普及活动。”

“除了观看演出,很多观众还希望演出前专家解读,演出后与主创人员交流。”在赵晨琳看来,上海的观众对戏剧从过去艺术殿堂式的仰望到现在朋友伙伴般的平视,说明年轻人渴望更平等、更密切沟通交流的文化自觉。

需要“培育”的不仅仅是观众。今年的上海艺术节专门开辟青年板块,为许多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在他们看来,文化需要培育和滋养,许多艺术创作在初期很难有立竿见影的商业收益,“上海的演艺大世界在具备初步实体框架后,更应在内容这一关键‘软实力’上加大投入”。

“我们不能仅仅把剧院当成租场子的地方,必须在运营理念上和模式上进行创新。”陈平认为,上海大剧院的自主经营管理模式、上海交响乐团的“厅团合一”模式,都为把演艺场所从“建筑地标”提升为“文化地标”提供了方案。爱丁堡艺穗节活动服务部主任瑞秋·桑格表示,爱丁堡艺穗节的“秘密”就在于“艺术家要掌控场所”。她认为,优秀艺术节的组织者、场馆的负责人,应该对艺术家的诉求和大众的呼声保持着最柔软、最亲切、最关怀、最敏锐的反应,并做出良好的安排。

目前,上海演艺大世界已在孕育内容方面展开探索。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不但从美国引进爵士乐,近期还将琵琶、二胡这样的中国民乐乐器与爵士乐融合演出,达到一定水准后将输送到美国的舞台。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总经理丁晓芸表示:“这体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艺术包容性,同时也提升我们在国际上艺术文化的地位。”

让一系列文化产品带动街区活力

“今天晚上又有演出吧?”每次演出结束,市民张翔宇总会被地铁大世界站旁便利店的店员询问,她指着货架上几乎售空的水说:“每次有好的演出,店里的饮料就销得快。”

文艺演出的“带货能力”不容小觑。今年艺术节期间,每场演出结束后,户外演出喷绘海报会被取下,清洗剪裁,再请专业人员进行防水、磨砂处理,改造成文件袋、背包,这样的创意让不少观众爱不释手。

餐饮、文艺衍生品仅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这次论坛召开的同时,大世界演艺资源交易..同步开通演艺节目、演艺项目、演艺空间三大类别项目,未来还将开通演艺艺人、演艺制作人、演艺经纪人等板块。这意味着未来客户如果希望组织一台演出,只需语音报出节目类型、时长和预算等具体需求,..能智能化匹配出包括演出场地、节目单在内的完整演出“菜单”供客户选择,还能对节目单进行智能更换调整——这为助推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带动效应更是不容小觑。瑞秋·桑格在论坛上介绍,爱丁堡艺穗节不仅每年带来数以百万计的直接票房收入,而且这个人口仅50万的城市在艺穗节期间人口翻一番,大街上涌来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拉动着城市的消费。在锡比乌,文化同样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上海也在探索以文化为引领的“跨界”发展。今年上海旅游节期间,演艺大世界所在的黄浦区打造起“看大戏游上海”的“演艺+商业+旅游”新型业态融合模式,以多部经典演出串联,设计出三条经典文化旅游路线。此外,演艺大世界还在探索“演艺+导览”模式,由专业嘉宾带领观众体验演出背后的故事,为观众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也探索新的产业融合发展之道。

七十年追梦新时代艺术

艺术如何成为联结世界的纽带

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破译贝多芬音符中的密码,又能传递屈原的诗意和李白的豪情?在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七十年追梦,新时代艺术”主旨论坛上,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知名音乐家谭盾正在着手的项目就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在他看来,艺术是联结世界的纽带。

“百花竞放七十载,培根铸魂谱华章”——伴随着新中国七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文化事业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优秀的艺术节,既是城市文化的盛大庆典,也是全球多元文化对话与合作的重要..。

时代性、国际性、专业性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特色。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恰逢..成立70周年,主旨论坛围绕“七十年追梦,新时代艺术”这一主题,致力于探讨新时代世界大发展中的艺术纽带作用,聚焦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让剧院融入城市让艺术融入生活

北京市文联主席、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陈平在论坛上谈起一段往事:改革开放之初,小泽征尔率知名交响乐团到北京演出,竟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音乐厅,无奈之下只能到首都体育馆演出。

今非昔比——从2000-2017年,中国大陆就建设了740余座剧院。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回龙观地区住着90万年轻人,居然没有一座剧场。

人民的城市人民建,人民的城市更要为人民。“剧院为谁建的?是为人建的!”陈平直言,如果不能让观众走进剧院,那剧院就是一个建筑外壳:“剧院应该融入城市。”

契诃夫国际艺术节总监、ICTA国际戏剧协会联盟主席瓦莱里·沙德林介绍了契诃夫戏剧节的宗旨——“戏剧以人为本”。他说:“我们努力使戏剧节的剧目能够被所有人接受。”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在论坛上介绍,去年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一共进行了约380场演出,其中178场由交响乐团自己演出或制作。在努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上海交响乐团也非常关注社区。乐团曾发起一项“全城交响”活动,市民、网友投票选择希望上海交响乐团演奏的地方。第一季度投票最高的是一家幼儿园,家长发动各种投票“攻势”拉票。艺术家们带着乐器走进幼儿园,让孩子们与交响乐亲密接触:“艺术要能够跟社区、市民充分融合,让市民享受艺术的乐趣。”

让陈平兴奋的是,今年5月11日国家大剧院首次采用4K+5G高清技术在首都电影院进行舞剧《天路》直播,“今年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得以对舞台艺术精品进行数字化传播、电影化呈现。科技的进步将给剧院和观众都带来积极变化。”

让艺术成为世界的纽带

论坛上,瓦莱里·沙德林力回忆上海芭蕾舞团《长恨歌》在契诃夫戏剧节演出的盛况,并力邀该剧再赴俄罗斯——这个脱胎于中国唐代长诗、由德国当代艺术家编排、上海芭蕾舞团前往俄罗斯演绎的作品,正是艺术穿越时空魅力的真实写照。“我们现在越来越熟悉中国的戏剧了。非常感谢中国和上海,通过我们通力协作,能够将中国的风貌展现给广大的观众。”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国际节目副总裁艾丽西亚·亚当斯坦言因为种种原因,“在国际上开展合作比以往更加困难”,但“全世界的人性都是共通的,艺术能够娱乐大众、教化大众,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全世界的文明。我们有信念、有激情,艺术拥有着巨大的力量凝聚人心。跨文化的交流以及网络上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打造繁荣的全球艺术生态系统。”

周平介绍,上海交响乐团花两年时间推出了《中国交响70年》唱片集,收录了1949年至2019年中国音乐作品的代表作:“希望通过音乐让世界各地的观众了解更多的中国作品。我们乐团一直说‘音乐沟通世界’,除了物理的世界,还包括不同文化的世界、内心的世界。”

论/坛/发/言

对于我来说,我们要创造一种生活空间给大家,关键的就是人。我们要知道人们在相信什么,在思考什么,在庆祝什么。

——锡比乌国际戏剧节主席、锡比乌国家剧院总经理康斯坦丁·基里亚克在演艺大世界论坛上发言。

我们200多个表演场所中只有23个是正式长期使用的演艺中心,还有75个临时场馆,平时是别的用途,比如理发店、警察休息站,但是艺术节期间都会被利用起来。

——爱丁堡艺穗节活动服务部主任瑞秋·桑格在演艺大世界论坛上发言。

艺术家最最需要的就是真实、诚意,作为艺术家你要有良心,没有心的艺术家还能叫艺术家吗?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把良心贴着地球,贴着人类来思考。

——巴德音乐学院院长谭盾在“七十年追梦,新时代艺术”主旨论坛上发言。

我们有的时候忘记如何倾听,我们需要很好地倾听其他人的想法,特别是倾听别人不同的想法。如果我们只是听自己想听到的,而不愿意听我们不想听到的,那就会引起一片混乱。国际的合作、交流、尊重、多样性、保持和谐,是我们应该强调的。

——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总监古根·塔那在“七十年追梦,新时代艺术”主旨论坛上发言。

现场感对于剧院非常重要,因为剧院就是依靠现场的感觉。我觉得不管你用多少技术,这一点是人们在剧院里面真正寻找的。

——英国好奇指令剧团CEO杰克·洛在“表演艺术XR语汇探索与孵化”论坛上发言。

任何一种技术逐渐出现的时候,某种程度上都要依赖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然后慢慢转换成为自己系统性的语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王之纲在“表演艺术XR语汇探索与孵化”论坛上发言。

观众根本不在乎技术,他们就是要去感觉,要去理解,要去触摸,要去体验一些新奇的东西。

——澳大利亚新墨尔本国际艺术节联合艺术总监吉迪恩·奥巴扎内克在“表演艺术XR语汇探索与孵化”论坛上发言。

不管什么R,这个R是最重要的,现实是最重要的。我不希望有一天所有人就躺在家里的转椅上和这个世界互动。我想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尽管资本非常愿意。我们其实都在努力把人们拉回到现实环境中。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在“表演艺术XR语汇探索与孵化”论坛上发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