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改革开放40年:“老三样”有了新模样(3)

2018-05-25 05:52:13 网络整理 阅读:92 评论:0

当时,与电视机“齐名”的,还有冰箱和洗衣机,合称“老三样”。

和电视机一样,上世纪80年代的洗衣机还远远没有如今的智能化水平。洗衣机左侧是洗涤桶、右侧则为甩干桶,整个洗衣服的过程,都需要人工来操作。那时的冰箱一般是单开门的,空间狭小不说,由于生产厂家并不注重产品的款式和色彩,冰箱颜色多以浅绿色为主。

就是这样的“老三样”,成为当时许多中国家庭梦寐以求的奢侈品。

“砸冰箱”砸出世界名牌

“老三样”之所以成为奢侈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家电产业生产能力的严重不足。

在改革开放最初10年间,中国多数家电企业还处于萌芽状态。TCL、康佳、海尔等家电品牌均初创于这个时期。

电视机是中国机电行业“长子”,也是市场经济“活化石”。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电视机行业从“追赶”、“并跑”走向“领跑”的40年。从1980年中国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在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开始,中国电视机产业开启了从引进模仿到自主自强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改变了大批中国家庭的生活场景。据统计,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彩电拥有量,从1985年的6.7台增长到1992年的19.5台,增长了近3倍。

相对于电视机产业在技术上一路前进,中国冰箱在改革开放初期则经历了一场质量发展的阵痛。

上世纪80年代初,“雪花”牌电冰箱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一度达到60%。雪花集团的前身是北京医疗器械厂,于1956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台电冰箱。改革开放以后,雪花公司的产品由医用转为民用,雪花电冰箱也以性能稳定、价格适中及低返修率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好景不长,1984年,“雪花”从国外引进一条生产线,将年产量提升到10万台。但是由于第二条生产线投产后,雪花产品的不合格率骤升,雪花冰箱开始陷入困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