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回望深圳四十年:奇迹开始的地方(2)

2018-09-05 10:31:47 网络整理 阅读:180 评论:0

回望深圳四十年:奇迹开始的地方(2)

70年代,被遣返回大陆的偷渡者。

回望深圳四十年:奇迹开始的地方(2)

70年代,偷渡香港的深圳人不敢回来,家人又没有证件赴港,于是双方约定日子,在沙头角桥两头相会。相隔仅30米,彼此见得着,听得着,但无法接触,这就是沙头角当年著名的“界河会”。

刚到香港第二年,徐金一家就来了沙头角,他们在当地买了木屋,生活渐渐稳定下来。当时,沙头角居民大多住在木屋,以打渔、种田为生。直到80年,徐金才找了份下水泥的工作,天热时出海打渔,天冷时就下水泥。不同于原生态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中英街很早就修上了水泥路,但回归前英界、华界都是“各扫门前雪”,即使同一条马路,中间都会留有一条缝隙。

直到现在,这种隔阂仍然存在。交界处的哨所,年轻的哨兵看着往来的人群,有好事的游客探头望向他身后的界河,被他以手势阻止。河的另一边是香港警察的驻点。虽然每天都在同一个地点站岗,但除了深夜站在界河中间的小道上悄悄聊天,两人并不会有任何交流,哨兵也绝不会跨越界河。

回望深圳四十年:奇迹开始的地方(2)

2018年,界河对面是香港住宅区,持有标“R”字母边境证的当地居民,可以随意跨越边境。在交流的十几分钟内,许多居民往来,但哨兵并未检查证件,据他所说,根据服装举止,就能一眼辨认哪些是居民,哪些是游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