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回望深圳四十年:奇迹开始的地方(5)

2018-09-05 10:31:47 网络整理 阅读:180 评论:0

贸易、加工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三来一补”。深圳被列为经济特区后,一系列诸如减免所得税、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如期而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三来一补”产业日渐兴盛。企业集群效应下,再加上当时国内的电子元器件大多从日韩、美国进口,深圳紧靠香港,货来得快又便宜,渐渐成为电子中心,华强北则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三来一补”开始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是在..南巡后。97年以后,深圳加速从低端消费品向高端消费品升级,华强北热卖的音响变成了家庭影院,收音机变成了VCD、DVD,数码相机、MP3也相继爆发。1999年,深圳市成立了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即后来的深创投,投资与产业相辅相成,更加速了深圳的发展。

回望深圳四十年:奇迹开始的地方(5)

1992年,深圳,户外巨幅宣传牌。当年,..南巡,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讲话,主旨就是要加快改革开放。

夏海燕的第一台电脑就是在华强北买的,花了他近一个半月的工资。1999年,他刚来深圳工作,从同事口中听说了华强北。这个南北930米,东西1560米的区域里,聚集了上千家店铺,各式各样的手机、电脑还有电子元器件都能找到。“新品、山寨品、仿品到处都是,”夏海燕记忆犹新。

最火爆的时候,华强北几乎垄断了全球LED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华强电子世界员工蔡佞娲的记忆里,成立于2009年底的华强LED国际采购交易中心,曾引发一波“价格战”,商户之间互相竞争,把价格从99杀到了9.9。采购商前赴后继,这里也渐渐变得一铺难求。“一个边边角角的铺位,转让费就炒到了50万。”蔡佞娲说,虽然商场的铺租并未上涨多少,但转让费仍然让人望而却步。

全国各地的采购商、经销商接踵而至,华强北终于在2008年迎来了巅峰时期——第十届高交会华强北分会场开幕仪式上,华强北被授予“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称号,由此确定了全国电子商业界的龙头地位。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华强北的影响力甚至延伸到了国外。后来,,夏海燕去印度发展业务时,跑过许多城市,但无论是孟买、班加罗尔还是新德里,印度电脑城里卖的都是“华强北来的产品”。

回望深圳四十年:奇迹开始的地方(5)

2009年,深圳华强北的3G手机批发中心,人潮涌动。

关于那几年的火热,四楼经营矿机生意的女店员也印象深刻,虽然她刚来不久,但同行总是津津乐道华强北曾经的热闹,而他手机中的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以前一楼哪里都是人,现在没几个了。”

2012年,经过高压集中整治后,华强商业圈出现“关、停、并、转”潮,一些违法经营的商户失去了生存土壤。除此之外,电子商务的崛起也波及了实体商铺,传统硬件销售难以为继,许多商贩开始另谋出路,有人开了淘宝店,也有人黯然退场。据统计,华强北手机专业市场逾3500商户选择主动离开。

2017年1月,因地铁施工封闭四年后的华强北重新复街,街道焕然一新,但盛景却不复往日。

回望深圳四十年:奇迹开始的地方(5)

复街后的华强北人流量大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