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被舆论困扰的ofo:收购价一跌再跌

2018-10-10 10:05:33 网络整理 阅读:83 评论:0

“终有一天,我们今天的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三年前的今天,年仅25岁的戴威在拿到1.3亿美元C轮融资后产生了这个梦想。

但现实不仅不够美丽甚至还很残酷。

三年后的今天,被资本、形势和舆论裹挟着前进的ofo,不仅没有影响世界,反而自身难保。卖身、裁员、融资、缩减海外业务、拖欠供应商货款、转投区块链等等,这些或真或假的消息都在暗示一件事:ofo没钱了!

而救世主却没有如期降临。

多方博弈、舆论混战。僵局之下,指向不明的各类爆料,也不过是利益相关方博弈的手段;当年疯狂扩张取得投放资格与市场份额,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一降再降的价格,成为“ofo收购案”破局的关键。

被舆论困扰的ofo:收购价一跌再跌

激烈的舆论战

最近ofo联合创始人于信的朋友圈成为了辟谣第一现场。

“最近真是黑稿满天飞,但我想请写黑稿的人稍微专业一点,不要给我反击的机会。”于信不止一次声称ofo遭遇无端攻击,并暗示报道的背后有人推动。而ofo的公关们也时刻处在辟谣的第一线。

如何让ofo摆脱财务危机,已经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罗生门。

20亿美元、15亿美元、14亿美元、10美元..........每隔几日,总会冒出一两条“ofo收购案”的消息,撩拨业内人士和媒体们的心弦。

“ofo的收购困局,经常需要靠舆论来搅乱。”一位不愿具名的ofo前期投资人对网易科技表示,通过制造舆论效应,向对方试探、干扰或施压,来达到自身目的,这是每个行业中都惯用的手段,共享单车行业更不例外。

vc们急需脱手,收购方希望物美价廉,被收购方则是希望能卖个好价钱,各方利益交织在一起,成为近一年单车行业传闻频发的一大重要原因。

ofo的至暗时刻

进入9月份,ofo面临的资金难题似乎越发严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