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跨越百年的北京“相遇”(2)

2018-08-26 08:27:06 网络整理 阅读:114 评论:0

他们或许素未谋面,或许在某个沙龙擦身而过,或许欣赏过彼此的作品而萌生灵感。不论历史究竟如何,这两位印象主义巨匠在中国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中“相遇”了。展览通过“音画结合”“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导观众借助莫奈有形的绘画笔触走进德彪西的音响世界,感受他无形的、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

音乐作品彰显绘画灵感

1862年8月22日,德彪西出生于巴黎西部约20公里外的圣日耳曼昂莱小城,1872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他尝试使用新的甚至饱受争议的谱曲方法,向传统音乐观念发起挑战。1885年,德彪西赴罗马进修,两年后返回巴黎。其间,德彪西凭借康塔塔《浪子》荣获“罗马大奖”,并获得在罗马美第奇别墅深造4年的资助。当第一学期结束时,巴黎音乐学院评委会对他的作品的评语却是:古怪、难懂、无法演奏。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音乐家,却将20世纪的音乐与19世纪分开。有评论家认为,随着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中长笛声的响起,西方音乐从此步入了现代。德彪西自己也宣称:“这个生产飞机的时代,有权拥有它自己的音乐。”

德彪西的音乐生涯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在担任柴可夫斯基的至交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教师期间,德彪西接触到俄罗斯音乐,之后又受到李斯特运用钢琴踏板的精湛技巧的启发。德彪西也曾是瓦格纳的信徒。在1889年的万国博览会上,他欣赏到更多元的民间传统音乐,特别对爪哇的嘉美兰音乐很是着迷。

在风格的不断摸索中,德彪西将恢复法国音乐“清晰性、典雅性、朴素自然的朗诵性”的表达方式作为自己的目标,“我的音乐没有其他目标,只是想融入愿意接受它们的人的脑海中,并且与特定的景象或对象联系在一起。”

德彪西的音乐突破传统和声,善用非大小调音阶,并挖掘五声音阶和东方旋律的色调。同时,其创作在观念上受到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双重影响,形成了极为独特的音乐语汇和表现手法。在德彪西的作品中,不仅有诗,更有绘画的灵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几乎像热爱音乐一样热爱绘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