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东京掀起汉语热,华裔儿童发新声

2019-05-06 06:03:32 暂无 阅读:1137 评论:0
东京掀起汉语热,华裔儿童发新声

图为第五届“大使杯”颁奖现场。 杨 林供图

4月27日,..第五届“大使杯”中文朗诵大会(以下简称“大使杯”)在东京落下帷幕。竞赛当日,共有173名选手齐集会场,他们来自..十余所中文学校,有着分歧的配景和同样的“中国心”。

2014年至今,“大使杯”已走过五个年头。作为大会主办方,..华文教育协会理事、同源中文学校教师杨林自信地说:“‘大使杯’已成为在日华裔儿童学中文的名牌。”

“大使杯”的品牌化,是..华文教育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的生动例证。

华教硕果累累

“那天是2月8日,东京下了几十年难遇的一场大雪,积雪没及小腿肚。穿戴长靴走在路上,稍不留神,雪花就能从长靴裂缝钻入脚底。”说起四年前的谁人冬日,杨林至今仍记忆犹新。

2014年,第一届“大使杯”由全..华侨华人结合会牵头举办。“其时没有赞助商,赛制也不严谨,天色又恶劣。没想到,报名的50个孩子悉数参预,令人非常打动。”杨林说。

“经由几年的起劲,我们在组织方面做得加倍精美,参赛选手预备的内容更新颖,中文水平也实现了质的提拔。”杨林说,与往届比拟,本年“大使杯”取材普遍,原创内容比重大幅增加。小到对家人的想念,大到“一带一路”和“舌尖上的中国”,小选手们诉衷情、谈瞻望,起劲用中文表达对祖(籍)国的所思、所感。

据杨林介绍,选手中年数最小的孩子只有4岁,最大的也不外17岁。“有的孩子岁数太小,手里端着水杯就直接上台了,也不太领略竞赛划定,就是想当着人人的面讲中文!”回忆起小选手憨态可掬的模样,杨林乐呵呵地说。

在日华裔儿童中文水平的提拔,与..华校的培育密弗成分。杨林透露,近年来,在国侨办、驻..使领馆等机构的支撑下,旨在匡助华侨华人后代补习中文的周末学校数量增多,并逐渐成为..华文教育的主力军。

1995年,..同源中文学校在东京成立,现有学生1500余人。1998年,..富士中英文学校建校,新宿本校的学员数近500人。2008年,..睦新中文学校开设第一个中文班,现在已有10所分校,在校学生400余人。

“从无人问津到求过于供,这十年来的转变实在是太大了。如今全东京学中文的热情的确能够用‘冲天’来形容。”..富士中英文学校教师弓足花感慨道。

合力解决难题

“从小到大我上了好多拿手班,弹钢琴,跳芭蕾,练书法,学中文。到如今为止,我感觉受益最大的是学中文,我很难想象不会说中文的我是什么模样。”本年14岁的俞珂佳,是从小在..长大的尺度“华二代”。

在本届“大使杯”中,她有声有色的演讲打动了评委,获得了自创组的最高奖项。

“每逢周日,我们岂论风吹雨打都邑送孩子去上中文课,已经对峙两年了。”俞珂佳的妈妈向本报说,珂佳中文水平的飞速提拔,除了精巧的中文家教气氛,也离不开同源中文学校的系统教授。

事实上,提拔孩子的中文水平并非只是珂佳妈妈的急迫愿望。

“在整个周末校系统中,80%以上的孩子都是..生、..长的华裔。这些孩子和祖(籍)国之间的隔阂,是华教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幸运的是,他们的怙恃多为‘80后’、‘90后’,这两代人对孩子的中文教育非常正视。”杨林说。

旅日华侨李丹就是一位热心教育的“80后”妈妈。客岁炎天,李丹把12岁的儿子送回北京列入技击夏令营。“他学了双截棍、扇子舞,还吃了北京烤鸭,感觉国内美食遍地,情况别致。”李丹在接管采访时透露,此类寻根运动能够消弭孩子对国内的生疏感,加深对祖(籍)国的认同。

此外,华文教师稀缺,国外华文教育与中国国内教育系统脱节,也是困扰华侨华人的难题。

“及格的华文教师非常少。”杨林透露,精良的华文教师既需要牢靠把握汉说话常识,也需要有耐烦、会教授,同时达到以上要求并不轻易。“为此,我们每个月都邑举办一次免费的华文教师..运动,至今已开展了四次。”据杨林介绍,华文教育协会的免费..内容涵盖教案设计、教授方式、教材处理等等。

为解决..与中国国内教授脱节的问题,富士中英文学校勇敢采用了人教版语文教材。“我们学校是周末校中独一采用国内小学语文教材的,对华裔孩子来说,如许的教材有难度,但能包管与国内接轨。”弓足花说,对在日华裔儿童而言,这是挑战,更是时机。

“为说中文高傲”

“学中文使我更自信!”在接管本报采访时,俞珂佳感动地说,“学好中文,让我比别人多把握一门说话,多了一份优势,未来能加倍起劲回报社会。”

华裔儿童用中文高声表达自我,离不开经济社会成长等深层原因。

“大约在5、6年前,在日华侨华人的孩子说中文会感觉欠好意思,如今的孩子是越来越自信。”杨林透露,跟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拔,华侨华人企业也走向了..社会的舞台正中央。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讲中文,乐于学中文,并为本身的华裔身份而高傲。

在李丹看来,孩子对“学好中文”有一种浓浓的“使命感”。“下次我必然要重回赛场拿大奖”,忆起8岁女儿从“大使杯”铩羽而归后的“豪言壮语”,李丹感觉有趣又欣慰。

“曩昔,人人都是千方百计想留在..。如今纷歧样了,孩子们经由升学、就业等分歧途径回到中国,有的再也离不开。”弓足花感慨道,“有中文的根在,这种血缘和文化上的关联是割络续的。”

事实上,不只是华侨华人,对来自其他国度的怙恃来说,送孩子去华校学中文也正在走俏。据弓足花介绍,在富士中英文学校,来自东南亚、欧美和..内陆混血家庭的学员并不少见。开门办学、不设限制,如许的办学理念鞭策中文在更大局限内落地生根。

“中文朗诵大会既是对在日华裔儿童的鼓动,也是唤起全社会存眷、支撑华文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进展这项运动能传承下去。”杨林说,把中文的“根”留住,华侨华人新生代将来可期。(杨 宁 陶紫东)

《 人民日报国外版 》( 2019年05月06日 第 06 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