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三个温暖故事,50年技术进步,修路也是修心(3)

2018-07-24 05:30:59 网络整理 阅读:109 评论:0

中方经过商议后,决定为马基隆的母亲做手术。原本看见一线希望的马基隆得知手术需要大量输血,一时手足无措,在医院门口伤心大哭。中方医生安慰他:“小朋友不要哭,有我们在呢!”令马基隆一家人没有想到的是, 20多位中方员工主动站了出来,排着队为马基隆的母亲输血。

三个温暖故事,50年技术进步,修路也是修心(3)

在母亲术后恢复期间,中方医生经常去他们家看望。考虑到他们一家生活困难,医院没有向他们收取任何医药费。马基隆母亲在中国医生精湛的医术下,变得开朗起来,身体也越发硬朗,又健康生活了36年。

随着中巴喀喇昆仑公路的通车,家住公路临村的马基隆也成为了一名司机,常常往来于这条公路上。而手术之后,马基隆母亲则成为了一个“中国迷”,甚至在家里看电视都只收看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多年来,马基隆与母亲一直心存感激,直到母亲去世前还嘱托儿子,一定要找到中国医生表达感谢。时隔40多年,马基隆在《等着我》节目现场不但见到了当年的主刀医生,还见到了曾参与母亲救治的医护人员,以及为母亲献血的筑路员工们,圆了母亲多年的心愿。

三个温暖故事,50年技术进步,修路也是修心(3)

一天接打电话80多次只有一张家庭合照,他把青春献给安哥拉铁路

34岁的段志华曾参与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建设。本格拉铁路局作为业主方,因为担心没有懂行的人可以运营,一直不愿意接收工程。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段志华和同事一起,决定开办一所中国铁路职业技能..学校。不过,创建初期,他们就遇到学员喝水这一大难题。因为学校驻地在城市郊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段志华联系了当地的自来水公司,希望可以把水通过对方的主管道输送到学校,但一开始自来水厂并没有答应。段志华不甘心,天天到自来水厂协调,三个月后才圆满解决。

三个温暖故事,50年技术进步,修路也是修心(3)

除了建学校之外,段志华还是本格拉铁路调度室主任,洛比托码头矿区支线完工,当地老百姓突然来到施工现场,坚决不同意段志华他们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段志华当时压力很大,如果不能顺利安装防护栏,意味着工人们两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他一家一家地跟他们沟通,最忙的时候一天接打电话至少80多次。就算再忙,段志华也坚持自学葡萄牙语,就为了更好地用当地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来沟通交流。最终,当地百姓明白了中铁修建本格拉铁路的良苦用心,做出了让步。

自从2008年来到安哥拉工作,段志华十年来很少回家,唯一的一张家庭合照成为他的情感寄托。他已经记不清有几次错过父亲的生日聚会了,就连三年前儿子出生的时候,他也没能陪在家人身边。他说,“亏欠家里人的事太多了,最好的弥补就是在这边好好工作。我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安哥拉,让这里的人们用上中国标准的铁路。”而现在,还有很多人像他一样,常年在海外参与援建工作,默默无闻地坚守岗位,奉献热血与青春。

三个温暖故事,50年技术进步,修路也是修心(3)

文章来源:CCTV1《等着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