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大碗茶传奇——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之路

2018-09-05 03:08:12 网络整理 阅读:101 评论:0

大碗茶传奇——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之路

尹盛喜卖大碗茶。老舍茶馆供图

大碗茶传奇——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之路

创业初期的二分钱茶摊。

1980年12月11日,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局领到了编号为“东工商证字第10101号”的营业执照,这张特殊的营业执照用毛笔填写,还贴着一张她本人的照片。摆摊做小生意的章华妹没有想到,她手中的营业执照,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彼时的北京,下海者、创业者同样跃跃欲试,前门大碗茶的创办者尹盛喜,悦宾饭馆的刘桂仙已率先迈出了一步,一个是集体经济的缩影,一个是个体经济的代表,先行先试的勇气,让他们成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改革的基因也由他们的接班人继承下来。

前门大碗茶

“放下铁饭碗,端起泥饭碗”

现在,2分钱能买到什么?恐怕除了前门大碗茶,别无他物。“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醇厚的香味儿,饱含着泪花”,这首李谷一演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前门大碗茶的名字。

这碗北京人难忘、外地人惦念的大碗茶,正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时针回到1979年6月,北京有40多万待业青年,国营企事业单位根本无法安排他们全部就业。尹盛喜当时是大栅栏街道办事处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领导交给他20名待业青年,让老尹带他们自谋出路。当时,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开始,一切都统得很死。前门虽然是商业中心,但是没有一家经营饮料的商户。来北京旅游的人没地方喝水,有人甚至拿起街上浇水的皮管子就喝。尹盛喜一琢磨,不如就开个茶摊,卖老北京传统的廉价饮料——大碗茶。

尹盛喜带领20几个小青年,置办了家伙什儿,打出“青年茶社”的招牌,自此前门箭楼西侧有了一景:一处茶棚前围满了人,桌子上的大托盘里,放着十几碗冒着热气、飘着茉莉花香的茶水,人们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钢镚儿,花上两分钱就能端走一碗大碗茶畅饮。咕咚咕咚大口喝茶的人里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