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河北:山区教育扶贫折射“扶贫之路”困境(2)

2018-09-16 16:12:12 网络整理 阅读:124 评论:0

目前,该工程新、改扩建项目学校82所,累计转移安置山区学生6.78万名。自2015年起,河北将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扩大至全省37个贫困山区县,4年来共安排资金5.05亿元人民币,新建、改扩建校舍40余万平方米。越来越多的“刘仕冰”正在改变命运。

看着一批批山区贫困学子顺利升学,刘仕冰母校、“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元氏县第七中学校长曹建伟在欣喜之余,也有着心忧:一些山区孩子仍存在初进城镇后的自卑、不适应等心理问题,尽管学校设置了心理疏导课,并按500:1的比例配备心理老,但问题依然存在。

同为“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的赞皇县第二中学政教处主任吕彦阁也表示,山区孩子走出大山享受更好教学环境的同时,依然面临着师资资源跟不上的窘境。以该校为例,180多个教职工却面临着3000多名学生,“师资压力可想而知”。

吕彦阁还谈道,由于县城高中资源有限,一些学习较差的山区孩子进城初中毕业即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仍要面临就学困难问题。以该县为例,现有8所初中,但仅有1所高中。初中毕业后何去何从,困扰着这些寒门学子。

师资紧张、教育资源有限以及贫困学子心理健康等问题,不仅是石家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教育扶贫事业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发布中国首部教育扶贫蓝皮书《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蓝皮书指出,中国教育扶贫面临着基础教育投入仍不足、学校数量不足、师资投入不足、贫困家庭无力使子女接受更多教育等六大问题。

2018年5月,中国教育部媒体吹风会也透露,教育扶贫至今仍然存在困难地区教育基础薄弱,一些教育环节薄弱,还有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薄弱等实际状况,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问题,任务还是非常艰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