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80岁老建筑变身上海新地标,“建筑可阅读”让历史建筑焕发新生(4)

2018-09-21 20:40:28 网络整理 阅读:184 评论:0

一些历史建筑也开始摸索其他旅游开发的方式。上海市历史博馆研究员、上海市规划..委员薛理勇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开发旅游和建筑保护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如何缓和甚至解决矛盾,需要历史建筑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比如,张爱玲曾住过的常德公寓,居民因为游客前来不堪其扰,现在公寓底楼开了一家纪念书店,供游客参观留念,还居民一个清静。

在一些历史文化风貌区,则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有样式,但对建筑内部进行重新建造,以调整使用功能,改造成酒店、商铺等。尚贤坊、思南公馆、建业里等地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

80岁老建筑变身上海新地标,“建筑可阅读”让历史建筑焕发新生(4)

图片来源:李宝花

此外,张松认为,一批已经对外开放多年的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则有待“活化”,增加建筑的多样性。比如,可以广泛征集文物,用VR、三维动画、语音解说等方式增加趣味和互动性,也可以让一些志愿者、原住民、退休工作人员对市民游客进行讲解,拉近市民游客与建筑的距离。在此基础上,还能根据历史建筑的类型,定期举办展览和研讨会等,用更活泼、现代的方式吸引市民游客走进历史建筑。

目前,上海仍有一些历史建筑锁在深巷,疏于管理和修缮,不为人所知。一些老建筑的业主常年不在国内,也给建筑保护和开发增添了不少难题。对此,张松认为,应该由政府牵头,做好协调工作,进一步推广设置建筑导览..系统和标识,支持旅行社开发旅游线路,让“建筑可阅读”真正成为市民游客感受上海历史、文化和生活的新载体、新窗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