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诸城这个村的墙要刷爆朋友圈!路过的都停下来拍照了!(3)

2018-10-14 18:05:12 网络整理 阅读:111 评论:0

去年12月份,张同磊率先住进了村里,随后,,其他几名艺术家也先后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来到蔡家沟。艺术家的入驻,给村里带来了活力。

80后夫妻档李飞和王涛是年龄最小的常驻艺术家,一个从事音乐项目制作,一个是摄影设计师。艺术试验场启动以来,王涛一直生活在这里,用影像记录村庄和村民,创作了许多以蔡家沟为素材的摄影和油画作品。这些作品一直挂在村里展览,很多村貌和村民的照片都出现在展览中,村里不管男女老少,都来看展览。很多村民感叹,原来还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展现村庄和村民的日常。

诸城这个村的墙要刷爆朋友圈!路过的都停下来拍照了!(3)

挖掘传承乡村记忆 激活乡村文化旅游之源

半年多的时间,这些常驻艺术家成了村里的“新村民”,他们边规划边设计改造,几十间破旧房屋租了过来并重新装修,艺术家工作室、乡村图书馆、公共空间、乡村记忆馆、百工传习馆、古琴馆、美术馆等相继落成。

如何让这些文化场馆与村民产生联系?在张同磊看来,挖掘村落文化,传承乡村记忆,才能与村民产生共鸣。

在蔡家沟村图书馆,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有艺术家捐赠的多种图书,村民的文化底蕴也在这里展现出来,一些普通村民写的散文诗歌等作品摆在了图书馆内,村民崔乐堂1974年出版的连环画《虎穴救战友》也被艺术家找到并挂在图书馆内。

今年80多岁的崔乐堂老人早已不在村里居住,艺术试验场项目开展以来,老人又搬回到村里,并为艺术家们撰写蔡家沟的村志和村史。

诸城这个村的墙要刷爆朋友圈!路过的都停下来拍照了!(3)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对于蔡家沟来说这一点更加突出。”张同磊说,“建国后,这里曾经是全省的文化典型,成立过舞蹈队、合唱团,举办过赛诗会,还有众多的节日习俗和老手工艺。这些我们会慢慢地进行挖掘整合。”

其实,很多挖掘出来的东西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时代价值及作用,很多流向一种自娱自乐的状态,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怎么去挖掘,挖掘目的是什么,要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挖掘的目的就是衔接未来的一种创造。”张同磊说。

村里有一座百工传习馆,虽然现在还不能看到他们的全貌,但在艺术家的引导下,村民正结合村史村情,利用废弃物、经济作物和自然资源创作艺术衍生品,培育文化艺术产业链。艺术植入各类手工艺制作,特别是各类非遗传承项目,如木工、织布纺线、剪纸、刺绣、柳编等,“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逐渐成为常态。

如今,随着村庄艺术试验场的推进,各式各样的文化元素增添了村庄的特色和韵味。张同磊坦言,团队希望在此深耕10年,让村貌和产业大变样。

记者:左保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