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以豆代菜、排队买菜还得备板凳?上海曾经如何解决菜篮子困境(3)

2018-10-19 01:40:32 网络整理 阅读:71 评论:0

菜篮子工程成了工作突破口

1988年是上海实施“菜篮子工程”的第一年。上海就宣布了《关于建设郊区副食品生产基地,改革产销管理体制的决定》。从此,上海“菜篮子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1991年11月,运转了几十年的以计划经济模式为主的上海蔬菜产销体系宣告结束,全面放开生产品种,放开交易,放开价格,蔬菜产销进入了大市场。

九十年代初到中后期,当时由于上海城市的建设,很多成熟的菜地变成了住宅。后来上海投入了20多亿建设资金,兴起了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使得一些近郊成熟的蔬菜基地转到远郊。

原市农委副巡视员陈德明表示,“菜篮子包括了菜园子和菜摊子。郊区管好种植、面积,保证菜园子。市区管好流通,保证菜摊子。”

以豆代菜、排队买菜还得备板凳?上海曾经如何解决菜篮子困境(3)

1995年头两个月,通过多渠道上市的蔬菜已占到全市蔬菜总供应量的40%左右;1997年,上海全年农办交易市场的合同购销量已占全市蔬菜购销量的50%以上,蔬菜经营总量达到98万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蔬菜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2007年,在有商品供应的11类的62种蔬菜中,有852个蔬菜品种,生产面积达到198万亩次。蔬菜农药残留定量检测合格率由2001年的61.7%逐年提升至2009年的99.3%。

“俗话说,一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菜篮子里面看形势。把菜篮子工程作为工作突破口,就是因为它与人民生活十分密切相关。”张燕说。

以豆代菜、排队买菜还得备板凳?上海曾经如何解决菜篮子困境(3)

未来提升高品位菜篮子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