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李清平:潜心科研静待花开(2)

2018-06-07 09:35:10 网络整理 阅读:151 评论:0

李清平及时总结经验,一口气主持了4部水下生产系统方面的国家标准编写。2009年,她编写的200多页“水下生产系统设计指南”纳入海上工程设计指南深水篇。现在她依然怀念那段时光:“设计文件中每个字、表、图,都是字斟句酌、多次核算、一字一字录入的。看到现在项目中用到一些规范、指南,还在沿用我们当时编写的标准,由衷感到欣慰。”

如今,中海油已经具备了自主水下生产系统设计能力,由李清平主导、与国内厂家联合建立的水下技术测试单元研制已经投入使用,第一个15000磅/平方英寸的水下采油树样机研制已经完成,李清平的第一个目标随之实现。

鏖战在深水石油开采前沿

曾在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过研究的李清平,始终对油气水多相流技术情有独钟。在深水、高压、低温的环境下,连接各井口的管道中,开采出的海底油气在流动时会产生水合物、蜡等物质,影响了海底油气的流动,给开采带来了很大难度。早在1998年,李清平就关注到了深水多项流动安全问题,而且了解到这不仅是我国油气开采面临的难题,也是制约全球深水油气田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

1999年,李清平第一次在中海油提出流动安全课题立项,但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为了争取立项,李清平一次次地找专家解释、协商,最终争取到国家科技部“863”青年基金课题立项。

2002年~2007年,是深水流动安全技术储备的5年。5年中,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团队的存在。直到2008年,在我国第一个深水油气田荔湾3-1气田开发方案研究中,李清平团队才被大家所认知。在这一项目中,李清平团队主张用“深浅陆”概念来解决流动安全问题,即在1480米水深的地方布放深水设备,在200多米水深处架设海洋..,在陆地上接收天然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