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巴中皮影戏

2018-12-15 08:57:16 网络整理 阅读:53 评论:0

巴中皮影戏

外国友人表演巴中皮影戏

早在北宋初期,巴州就有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是融皮影的雕刻、灯光的透视显影和川剧座唱为一体的地方传统戏剧艺术。民俗专家评价“巴中皮影戏是川东北地区唯一的活态皮影戏”。

12月10日,记者采访了巴中皮影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肖德秋,听他讲述巴中皮影戏的故事。

巴中皮影戏

精雕细刻制作皮影

七代人

坚持表演巴中皮影

肖德秋今年56岁,他的父亲肖玉成曾是巴中县曲艺团专门演皮影戏的演员。1966年“文革”开始后,虽然不准演皮影戏了,但肖玉成还是留在曲艺团工作。因家里孩子多,一年后他回到曾口老家,在生产队当现金保管员,务农。

改革开放后,肖玉成重操旧业,四处演皮影戏养家糊口,直到年迈。“演皮影戏是我们家传的手艺,祖父的碑文序中就写着"戏艺为生""影唱为业",传到我就是第七代人了。”肖德秋说,高中毕业后他就跟着父亲学皮影戏,一是觉得好奇、好耍,二是一个月能挣20多块钱。

刚进入皮影戏班,肖德秋只是搬道具、跟着父亲慢慢学。“父亲有个同行叫杨珍,有一次戏班在通江民胜郭家大院演出时,他对我说:"肖德秋,你要是把这个艺学会了,我就在手板心里煎鱼吃。"肖德秋回忆,手板心里怎么煎鱼吃?这句话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从此下定决心要学好皮影戏。

“当时还有一个师兄吴坤文和我一起学,就更有劲头了,每天早上一起床我们就开始背台词、学舞影子和雕刻皮影,大半年后我就能参加演出了。”肖德秋说,他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也跟着学了几年皮影戏,但最后都没有学成。

“以前戏班里有个人叫"写班",负责编写剧本、联系村社。1978年至1989年,父亲带着皮影戏班几乎天天在外演出。他上了年纪后,就把戏班交给我经营。”肖德秋说,1999年后电视普及了,他们外出演出皮影的次数也少了,有人请才去,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肖德秋的父亲一共收了五六十个徒弟,学成的只有四五个人,现在都已经五六十岁了,还和他一起演皮影戏。

巴中皮影戏很受欢迎,肖德秋所在的皮影戏班受到央视2套、10套、13套节目组的采访,并拍摄了专题片;吸引了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的朋友前来体验皮影戏;每年寒暑假都有大学生到戏班调查采访并撰写论文。不只在巴中本地演出,他们还到受邀到深圳、广州演出;受腾讯公司邀请到上海演出,直播了一场皮影戏《斩华南》;连续参加了五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展演;到达州参加农民艺术节。

四年前,肖德秋成立了巴中市菲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皮影雕刻、演出等。现在,肖德秋每个月还要去成都市高新区顺江中学教学皮影课,学生已经能简单演出、雕刻皮影了。

巴中皮影戏

下乡演出

标签:巴中 皮影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