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当“黑科技”遇上考古学(4)

2019-02-19 04:01:17 网络整理 阅读:56 评论:0

潮州金漆木雕修复难在哪?这不得不从它精美绝伦的工艺说起。“潮州金漆木雕是多层镂空的,最多可达7层,而且每一层雕刻的内容都不会互相遮蔽。现在3D扫描技术通常也只能扫描浮雕或两层的作品。”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修复师陈景茵告诉记者,工作人员此前曾想对潮州木雕小件进行3D扫描,却没有成功。

许炀留意到,民间修复木雕时常常直接给木雕打上钉子,结果这些铁钉在木雕里生锈,导致裂口膨胀、锈蚀,从而形成新的“病灶”。许炀将清除这些生锈铁钉的过程,比喻为从人的骨头里取“弹片”。然而,这些工作在木雕修复中还算简单,与之相比,清洗木雕却要“危险得多”。

为避免清洗过程中对木雕的金箔和漆层造成破坏,修复师为木雕吸尘前,都要先给吸尘器小心翼翼地包上纱布,以免有脱落隐患的部件与尘埃一同被吸走。接着,他们会用弱碱性电解水棉棒拭去木雕上的顽固污垢(见上图,罗斌豪摄)。那些洗下来的灰尘还要集中起来提纯、萃取,制作成每件文物独有的“DNA样本”,留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广东省博物馆近年还引进装备对潮汕木雕金箔层进行检测。“这些金箔来源不一,可能来自北京、南京、香港、泰国等地。搞清楚他们的来源,就可以推断出文物的赞助人是谁;他们的老化程度,也能帮助我们断代。”陈景茵期望,黑科技的加盟能帮助后人还原文物背后的工艺,从而推动非遗传承。

在水下给文物做“CT”

“江口沉银”有了“3D藏宝图”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句在四川流传的民谣,随着四川彭山古战场遗址考古发掘得到了印证。超过4万件文物出水,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的秘密(见上图,新华社发)。

作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明清史研究领域的重大考古发现,四川彭山古战场遗址的发现不仅破解了“江口沉银”的历史之谜,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500余件代表性的发掘文物也将在今年7月亮相广东省博物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