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近半数教育部项目逾期:触目惊心还是见怪不怪?(2)

2018-07-13 20:32:40 网络整理 阅读:85 评论:0

逾期超两年多,接近原定期限的两倍时间,这当然是学者们的问题。但是学者们也很有苦衷。拿课题和发论文一样,都是有门道的。掌握了门道,课题就常常不是一个了,很多学者身上背着大大小小多个课题,纵向的、横向的,国家的、部委的、省市区甚至本单位的,主持的、参与的。教授们多忙啊,教学、参会、讲座,有些还得做行政工作,拉来课题都是指望着学生做。“青椒们”指望靠课题评职称,评各种人才,课题自然也是越多越好。申报的时候,跑、要、抢、争,拿到了就达成目的,结果如何、质量如何,那就任由东西南北风了。再加上很多课题经费管理僵化,钱不好用,造成大家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课题取其“名”弃其“利”的情况也很常见。

学识渊博、为人师表的学者们,在课堂上多数严守时间观念,却在课题执行中大面积逾期,不得不说是课题管理体制机制存在问题。首先,将课题和职称挂钩,将课题和人才评定挂钩,比如评教授、副教授至少需要几个课题,评青年长江学者至少需要重大攻关课题等等,这些规定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其次,课题管理办法尚须与时俱进和进一步细化、人性化。事实上,目前使用的《项目管理办法》仍然是2006年制定的,当时为了管理方便,对于项目的时间一刀切,其弊病已经连续多年呈现。而且对于惩戒描述极为简略,3年不让报课题对于学界大佬们来说毫无压力,追回款项基本上也很难有实操效果。此外还有课题评价等诸多问题,总之对于课题的管理,十多年之后的今天,亟需更细化更人性化的细则。

课题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是加强学术合力的有效形式;课题所附带的经费和权力支持,是推动学术拓展的重要推力。但是课题本身不等于学术。尤其是在人文研究领域,中国学者更有自己独立研究的传统,课题如何促进研究,而不是扰乱研究,从而“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从近半逾期的2013年教育部课题来看,的确到了该系统反思的时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