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文香故里”的致富新路

2019-09-23 03:10:21 暂无 阅读:1541 评论:0
“文香故里”的致富新路

图为工匠行使水磨将柏树打成木浆。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沿着318国道向西行,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距..120公里摆布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小镇便在幽香浮动中映入眼帘。近日,“河汉两岸看..”新媒体采访组一行驱车来到被誉为“藏文开山祖师之乡、水磨藏香之源”的尼木县吞巴镇实地探访。

藏香建造工艺代代相传

刚走进吞达村,就看到衡宇散落在山谷之中,远处雪山融水形成一条条小溪,从村子中穿流而过。溪上,分布着大巨细小用于研磨藏香原料的水磨,正在以水为自然动力磨制藏香原材料。

72岁的索朗罗布正熟练地晾晒本身建造的藏香原料——柏木泥砖。改造开放前,他曾在吞达村担当小学藏文代课教师,1994年起头,索朗罗布先是务农,时代,他学会了建造藏香的身手。“以前生活前提欠好,建造藏香对于家庭生活的改善有很大匡助。如今除了本身投入的材料钱,每月纯收入5000多元。”

采访时代,记者有幸旁观了藏香原材料建造的初步工序。只见建造者先是把柏树干锯成去皮小段,中央打孔,然后用木楔子紧紧插上,将木楔子嵌入水车摇臂,在水车带动下,柏木段在铺着石板的槽中被磨成木泥。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时往槽里加水,避免已磨成的木粉随风吹散。

来自四川从事藏香生意的严师长不远千里来到吞巴镇遴选藏香。“尼木藏香还保留着传统的藏香建造工艺,且在建造过程中不危险生物,原料配方奇特,具有杀灭细菌等功能。”据认识,藏香原材料很雄厚,以柏树骨干为主料,再配以藏红花、麝香、白檀香、红檀香、紫檀香、水安眠等28种香料,按适当比例搓揉而成。

除了对峙纯手工建造藏香,代代相传也是手艺陆续下来的主要体式。尽管本身仅做了6年的藏香,但索朗罗布把手艺传给了儿子米玛扎西,后者从12岁就起头建造藏香,并把制品放在网上销往区表里。

藏香财富健康成长“吞巴镇每家人都邑建造藏香,建造手艺却参差不齐,曾显现恶性竞争的情形。” 尼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博敷陈记者,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财富规范化,匡助老公民增收致富,让更多群众走上财富脱贫的道路,吞巴镇在2016年成立了第一个以藏香建造、发卖和工艺展示为一体的企业——尼木吞巴藏香净本地货业有限公司。

从事藏香建造30多年的欧珠敷陈记者,“我从小就跟着父辈进修藏香建造身手,以前首要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建造、发卖藏香,销路有限,卖不上好代价,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欧珠说,自从村里成立了尼木吞巴藏香净本地货业有限公司,他和乡亲们都到场个中,如今我们在家门口就有了不乱的工作和收入,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今党和国度的扶贫政策那么好,凭着自食其力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扎实搞好藏香财富,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文博透露,尼木吞巴藏香净本地货业有限公司今朝吸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经营过程中,对峙以党建引领,经由“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行股份制自立经营,并竖立“四大机制”积极指导和鼓励群众介入到藏香生产中来,实现增收致富。在公司收益分红方面,2018年该公司人均分红1.8万元。据介绍,吞巴镇今朝一共有四家藏香合作社。

跟着..旅行文化财富的络续成长,尼木藏香成为很多“爱香”之人在创业路上的首选文创产物之一。本地农牧民合作社也随之对准文创产物与体验市场,让藏香文化以新的流传体式,走进千家万户。

据认识,吞巴乡藏香建造工艺在2008年被加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吞巴藏香已在2013年申请成为国度地舆珍爱标记产物。

“文香桑梓”做足人文旅行

尼木吞巴景区地点地是藏文字创始人、藏香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田园,景区内至今仍完整的留存了吞弥·桑布扎故居、经堂、吞巴庄园等古建筑。

据认识,吞达村整个规划以“藏文开山祖师之乡、水磨藏香之源、幸福协调之村”为定位,紧扣吞弥·桑布扎为代表的藏文与藏文化特色,传承弘扬水磨手工藏香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汗青珍爱与旅行斥地、工艺传承与经济成长有机融合。

紧紧把握吞巴现有焦点资源,将文化与旅行资源完美连系。文博敷陈记者,一方面是竖立藏文字和藏香博物馆,宣传藏香、藏文字对..文化的主要影响。另一方面是展示以水磨手工藏香建造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藏香、藏纸、藏镌刻、藏陶、藏靴、藏戏、藏鼓等民族特色产物展示在吞巴景区,倾力打造一条专属尼木的文化长廊。

今朝,吞达村已成为自治区 “..—日喀则”黄金旅行线和..“一环一线”精品旅行线上的要害景点,是..七大优先成长旅行区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行区。全村民居外观悉数革新完成,景区功能进一步提拔。拉日铁路从吞达村南部经由,尼木县独一的车站就设在吞达村境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