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 >

传统民间手工艺如何走出“深闺”(5)

2018-06-30 08:24:46 网络整理 阅读:186 评论:0

科技代替不了双手,后工业时代更需要“工匠精神”,这样产品才有温度。“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一种操守——从原料采集到入行事艺,从工艺制作到出品销售,不做假、不欺世、不懈怠、不苟且。时代在呼唤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这样的“工匠精神”也从未在中国消失过。比如,一些老手艺人对手工技艺的坚守,不仅体现了手工的魅力,也默默地阐释了“工匠精神”。

手艺人是民间手工艺的传承者,也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因此振兴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 “工匠精神”,首先要给予职业手艺人以职业尊重。为此,有学者指出,完善制度建设势在必行,如建立严格的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通过立法对“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核作出诠释,对手工艺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作出具体要求,以此强化社会对工艺文化的认知,以及匠人对职业的认同感等。还有学者建议学习..的手工艺人才培养方式——先培养其基本心性、品德,再进行技艺传承,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中,培养现代学徒。此外,我们还应建立权威的手工艺行业管理机制、手工艺分类品质鉴定和价值界定管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在手工艺领域的法律法规。

传统民间手工艺需要走出“深闺”,走进现代生活。但走进现代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改变传统民间手工艺。传统民间手工艺中最优良的基因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只能是不符合当代人生活习惯与审美的形式。对传统民间手工艺进行任何创新,都不能偏离传统工艺的风格与特点,都要保证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精良技艺与文化价值。

(作者:张立富,系临沂大学教授,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立项号:17BC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