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被“道德风险”绊倒的共享单车(2)

2018-06-08 01:26:38 网络整理 阅读:119 评论:0

从170万辆到100万辆,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某市的共享单车行业告别“大乱斗”时代,逐渐步入有序竞争。然而,车辆数的骤减却让用户不时体验到“无车可骑”的尴尬,更让一些用户不满的是,坏车率的攀升让“扫码即走”越来越难实现。两年前,共享单车的出现填补了出行领域“最后一公里”的空白,但如今看着路上频频出现的故障车,未来该产业是否会名存实亡成了不少市民担心的问题。

被“道德风险”绊倒的共享单车(2)

车损率过高一直是共享单车头上的紧箍咒,同时也掣肘了共享单车的发展。其实对于这个现状,在我看来是因为整个共享单车陷入了一种道德风险的困局,而这一个原因也导致了共享单车在如今市场的尴尬局面。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换句话说就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但要注意的是,道德风险不是指道德败坏。

获得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在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例约为10%,有几个有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照常理,这几个学生会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在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现自行车被盗比例迅速提高到了15%以上,生意严重亏本,很难维持下去,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投保的学生因为车子丢了会获得全额赔付,就不在乎车子会不会被盗,防范措施也不会那么严密甚至于就没有,车也不会上锁,也不会把车子放到安全的地方,因为投保的学生完全不承担丢车的责任,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金融危机到雇人劳动,从借贷服务到共享经济,都有道德风险的影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