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真正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2019-11-14 08:35:05 暂无 阅读:1677 评论:0

真正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11月13日,观众在第二十一届高交会上体验“航空飞行”。新华社记者 梁旭摄

创新决定未来,增强在源头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才能在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真正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走进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重点展示了一批声学、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核心领域的科技成果,成为会场焦点。

“我们这次重点展示的是海上设施安全生产与安全防护智能感知技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越告诉记者,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带来了管线泄漏检测声呐、多波束探测仪等声学领域的“重器”,以针对海底设施油气管线、跨海大桥桥墩、海上资源开采..等设施的安全运行,满足海上救援打捞、水下施工等作业的安全需求。

通过声波的实时传送,海上作业者可以看到管线裂隙、海底水压、温度、流速、地形地貌等特征,及时进行预警。

“以往我国在民用领域较多采用国外设备,但近年来国外进行了技术封锁。通过大力气的自主研发,目前我们一些关键设备已经与国际领先水平持平,一些指标甚至还要优于他们。”赵越说,但同时也要看到,完整的产品与材料、精密仪器制造等其他领域密不可分,“例如防腐材料、水平接插件等,仍然需要进一步技术攻关”。

在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展台,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海上风电、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等重大科研成果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本次展会上,中广核首次展示了华龙一号三维协同设计与管理..。

“华龙一号技术已成为中国与高铁齐名的‘国家名片’,其数控系统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5个拥有此类技术的国家,目前已经在9个新建核电项目中应用,实现了从二代到四代核电堆型的全覆盖,为我国核电建设节约资金近30亿元。”中广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总部位于深圳的央企中建钢构也展现了多项科技前沿产品,其慢行交通系统通过绿道缓解快慢交通冲突、连接碎片化绿地,实现了钢结构桥梁景观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在智慧停车展区,中建钢构成功研发出涵盖乘用车、公交车、自行车全系列智慧停车产品,并结合物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搭建智慧停车管理驾驶舱,实现立体车库的远程智能运维及安全巡检,充分体现了智慧城市领域的高科技。

太赫兹波是人类尚未大规模使用的一段电磁频谱资源,高功率太赫兹光源和高灵敏度太赫兹探测器是发展太赫兹技术的两类最核心的器件。本届高交会上,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重点展出了太赫兹技术应用组件——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这是用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做出的晶体管,具有高压、高频、高温、低损耗、抗辐射等特性,不仅在太赫兹领域,也将是5G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核心器件。

“我们从国家经济、国防安全、社会发展以及未来科技的重大需求出发,历经10年技术攻关,终于突破了‘卡脖子’的一项技术。”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东说,“此前,国内一些大型科学装置只能购买国外的这类器件,找不到国产的替代品,而我们产品的面世,让关键技术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本报深圳11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