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2020-01-14 21:27:27 暂无 阅读:1382 评论:0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孙子兵法

首先什么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它是春秋时期“兵家至圣”孙武提出来的一条战术策略,收录在《孙子兵法·九地篇》中。它是冷兵器时代,兵家的惯用的战术手段,是激发将士们斗志的最常用方法之一。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死战的境地,兵士们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孙子兵法后世名将多有沿用此套战术

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当属项羽的“破釜沉舟”,以及韩信的“背水一战”,这两场战役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战役。被后世奉为了经典。接下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场战役。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破釜沉舟图片☞☞“破釜沉舟”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使用的战术手段。☜☜

起初,秦名将章邯统率四十万大军进攻赵国,期间连战连捷。赵王被迫放弃都城,退守在巨鹿一带。但是章邯紧追不舍,将赵王围在了巨鹿。赵王请求楚王发兵。楚王让宋义担任主将,项羽为副将,统领六万大军支援巨鹿。然而!宋义跟其他诸侯一样,找各种借口不想支援赵国。并在安阳停留了四十六天。

项羽多次请战,皆被宋义驳回。因为考虑到事态的严重性,他于是杀掉了宋义,接管了兵权。他先派人打劫秦军的粮道,然后亲自领军渡河,过河后,下令烧毁军营,破釜沉舟,每个人只带三天的口粮,示以必死的决心。

最终,楚军九战九捷,一举歼灭了秦军的主力部队,扭转了整个农民起义的战局,奠定了推翻暴秦王朝的基础。这一战的影响非常深远。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背水一战图片☞☞“背水一战”是韩信在井陉之战中使用的战术策略。☜☜

起初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败,部队损失惨重。为了挽回一些损失,张良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建议刘邦消灭代、赵、燕等中立割据势力,借此壮大汉军的实力。因此!刘邦把这一重任交给了韩信。

“井陉之战”是韩信与赵国之间的决战,当时赵军有20余万大军,而汉军仅仅3万兵马。韩信派出1万人马沿着河岸背水摆开阵势,丝毫不留退路。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引诱赵军激战。不久后,韩信诈败而走,将赵军引至了河边阵地。赵军见韩信败了,果然倾巢而出,紧追到了河边阵地。

但是在河边阵地上,汉军因为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缘故,唯有殊死相搏。虽然赵军的兵力数倍于汉军,却无法打出优势。因此韩信有足够的时间,趁河边阵地僵持不下之际,亲率两千兵马拔掉了赵军的大营,在营中遍插汉旗。赵军见满营的汉旗,遂不战自败。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马谡剧照那么?马谡的街亭之战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失败呢?

街亭位于汉初时期街泉县的治所、俗称汉街城。东汉年间,街泉县被废除,街亭由此逐渐衰废,划归在略阳县境内。到了汉末三国时期,街亭由一座荒废的城池,逐渐形成了一个隘口。在诸葛亮北伐之前,他的战略位置并不被人重视。

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战役,并出其不意的拿下了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睿派张郃统领五万关中军,由街亭方向支援陇地。诸葛亮派马谡坚守街亭隘口,让他依城坚守,拖缓张郃的进军速度。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张郃剧照根据《三国志·张郃传》记载,街亭隘口是有城池的。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说明街亭确实有城池。但是,由于东汉时期废除了街泉县,到了三国时期,街亭已经完全被荒废了。他里面只有一些简易的防御设施,以及一座年久失修的城池。马谡考虑到这座城池难以坚守。便做出了违背诸葛亮军令的决定,选择在南山(孤山)上安营扎寨。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马谡街亭之战剧照我们再看一下《三国志·王平传》的相关记载: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

☞谡舍水上山

☞平连归谏谡

由此可见!马谡是主动舍水上山,而且王平也多次劝谏过。并不是因为在安排战术的时候忽略了水源的问题。“舍水”其实是他战术的一部分,是有意为之。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王平动漫形象放着城池不驻,偏偏选择孤山,而且还是舍弃水源的孤山。马谡要干什么?

第一、置之死地而后生,驻扎在没有水源的孤山上,让将士们退无可退,想要活命,就必须勇往直前。

第二、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使将士们达到俯冲的效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

不得不说,马谡把孙武老前辈的《孙子兵法》背的滚瓜烂熟。居然让他想到了将“居高临下”与“置之死地”相结合,而且还布置得有模有样的。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马谡剧照但是!他忽略了几个最重要的因素

一、水源的重要性

凡事不能做的太绝,有时候做得太绝反而会适得其反。比如马谡的街亭之战,你明明驻扎在孤山上,就已经是置于死地了。你还非要选一座没有水源的孤山。总想着要买个双保险。这就有点太过分了。

水是什么?水是人类维持生命的根本,它对人类的作用仅次于氧气,甚至比食物还要重要。人在不进食物的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水源,就能够继续生存数周,甚至几个月都有可能。但人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数日就会死亡。一天就可以使人精疲力尽,毫无斗志。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张郃剧照

二、速战速决

孙武这套“置之死地而后”的战术体系,必须讲究一个速战速决。“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拖得越久,将士们越得不到士气的提升,反而会被恐惧感紧紧包围。比如项羽“破釜沉舟”,人家宣誓之后立马就投入了战斗,正是在将士们兴致最高的时候。

而韩信的“背水一战”,则完全符合孙武的《孙子兵法》,几乎没有作出任何改动。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

他并不告诉士兵们,自己设置背水阵的意图,使他们不会提前陷入恐惧之中。直到韩信将数倍于己的敌军引过来,将士们唯有拼死一搏,瞬间干劲十足。

这两战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短时间投入战斗。但马谡却是防守方,他必须等到张郃主动进攻。一旦张郃围而不攻,一则加深将士们的恐惧感,二则缺乏水源体力不支。置之死地真的成了死地。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儒将张郃

三、对手过强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汉中之战,虽然夏侯渊才是北军的主将,但是给刘备造成最大阻碍,最让刘备忌惮的将领却是张郃。斩杀了曹魏大将夏侯渊后,刘备反而感觉有一些失望。他更希望黄忠杀掉的是张郃。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诸葛亮北伐期间,最忌惮的也是张郃。张郃是一个儒将。喜欢研习兵书兵法,打仗有套路,有规划,懂得随机应变。非一般的武夫可比。

刘备、诸葛亮等人尚且忌惮张郃,马谡居然敢小觑他,过分的自信,反而将自己陷入了被动。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项羽、韩信赢了,马谡却输得身首异处

张郃剧照

跟马谡一样,张郃也是一个“孙武”迷,他一生指挥的大部分战役,多有引用《孙子兵法》的战术手段。比如第四次北伐,张郃劝司马懿“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引用的就是《孙子兵法·军争篇》的内容。

张郃才是真正掌握《孙子兵法》精髓的儒将。马谡顶多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运用到实践当中。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张郃见马谡采用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同样也用孙子兵法还击马谡。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善于用兵的人,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敌之气锐则避之。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

面对张郃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经验老到的将领,马谡明显差之甚远。想在战术上压制张郃,只能说他押错了宝,选错了路,太过自信了。失败是必然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