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从商朝到汉朝3000年而不衰,“戈”为何成为中国独有的兵器?

2020-01-14 21:28:11 暂无 阅读:1312 评论:0

剑、矛、斧、戟、箭、刀、弩……古代冷兵器,尤其是早期的兵器,基本上我们有的别人也有,东西方文明虽然很长时间内各自独立发展,但在兵器的发明上,总能殊途同归。

唯独有一个例外,它曾经在中国盛行了数千年,是中国早期战场的标配,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除了中国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以外,几乎不见它的踪影。

从商朝到汉朝3000年而不衰,“戈”为何成为中国独有的兵器?

它就是戈。

中国文化中,无处不是戈:成语中有大量的戈——金戈铁马、止戈为武、化干戈为玉帛,汉字中也有戈——战、武、钺、戎、戗、戟。

可是在国外却找不到任何与“戈”相关的文字或实物,不是因为叫法不同,而是压根就没出现过。

为何如此?

关于这点,五花八门的解释很多,地缘特性就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在古代战争中,戈与战车是标配,两者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几乎同时出现:

目前发现最早的戈出土于二里头遗址,距今约3500年;最早的战车实物来自安阳殷墟,距今也有3300多年。

从商朝到汉朝3000年而不衰,“戈”为何成为中国独有的兵器?

殷墟车马坑

戈的产生是否是为了满足车战的需要,这一点还无法确定,但毋庸置疑的是,戈确实是因为车战而盛极一时,成为商周时期的主要兵器之一。

所以,戈的诞生和发展必然与战车有着莫大的关联。

可问题是,战车这种古代战场上的“重型装备”并非中国独有,在很多国家都能看到,甚至诞生时间也比中国要早得多。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在5000年前已经出现了畜力揽车;在4600年前的乌尔王陵出土的军旗上,已经出现四轮战车的形象;3300年前的卡迭石之战,古埃及与赫梯人更是出动了近6000辆战车进行交战……

从商朝到汉朝3000年而不衰,“戈”为何成为中国独有的兵器?

苏美尔文物上的战车形象

既然都有战车,为何只有中国的战车配备了戈,别的国家却不见使用呢?

是戈不好用?还制作工艺太复杂?

都不是。

原因很简单,因为不适用。

为何我们的戈放到国外就不适用了呢?

因为我们的战车和别家的不一样。

为何我们的战车会与别人的不同呢?

因为我们的地理、气候环境与它们有所差异。

打开世界地图,把四大古文明区都标记出来:

从商朝到汉朝3000年而不衰,“戈”为何成为中国独有的兵器?

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印度河流域。

其中,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由于战车的实物资料有限,暂且不论,我们先来对比一下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与黄河、长江中下游三大中心。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与其他两个中心处于相近的纬度范围,但是气候与地貌环境却存在很多差异。

尤其在三千多年前,中原地区气候湿润、植被繁茂、湖泊河网纵横交错,从甲骨卜辞中记载的多次降雨及麋鹿的狩猎活动可知,这里曾经降水充沛、山林沼泽众多,土质较为松软。

因此,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常遇到阻碍,且容易陷入泥土坑里。

从商朝到汉朝3000年而不衰,“戈”为何成为中国独有的兵器?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的邲之战就是一例:晋国军队在逃跑过程中,正是由于战车陷入泥坑里,才被楚军追上,最后还是靠楚军帮忙修车,才得以逃脱。

公元前2000-3000年的两河流域,日照充足、降水较少,土壤干燥坚硬,文明的中心——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冲击下形成,地势平坦、开阔。

古埃及地区同样也是气候干燥炎热,其主要区域包括尼罗河谷底、三角洲冲积平原及尼罗河两侧的沙漠地带,这里山地丘陵较少,地势特征也是一望无垠、开阔平坦。

从商朝到汉朝3000年而不衰,“戈”为何成为中国独有的兵器?

尼罗河沿岸

两种不同的地缘特性,使东、西两大文明的战车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如果说西方的战车是跑车型,那么中国的就是越野型。

中国的战车体型高大,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较强,适合地形起伏、沼泽众多的地区;

古埃及与西亚的战车体型轻巧,在速度上具有优势,适合开阔平坦的地形。

从出土实物上看,商代战车的车轮直径为1.3-1.5米,车轮辐条多达26根,西周时,辐条数增至28根;而古埃及与西亚的战车,车轮直径基本不超过1米,辐条数大多为4根,最多也不过8根。

车轮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战车的载重能力与速度快慢,这点,参考现代赛车与越野车就清楚了。

从商朝到汉朝3000年而不衰,“戈”为何成为中国独有的兵器?

东周战车(上),埃及战车(下)

考古人员对图坦卡蒙的陵墓中出土的战车进行了复原与测试,发现其重量仅有35公斤,最高时速能达到38公里/时,可谓古代战车中的“超级跑车”了。

此种战车的特性,使得它在作战过程中,摒弃了短兵相接,选择了速度冲击,并通过远距离弓箭射击来消灭敌军势力,当战车损毁时,战车上的人员才会改换短矛,下车近身搏斗。

所以,在埃及的军队编组中,战车部队与步兵部队是分开的,两大兵种各自担任不同的战斗任务,独立作战。

与之不同的时,中国的战车由于体型较大、速度较慢,战车需要在步兵的掩护下,通过双方的错毂格斗进行作战,屈原在《九歌·国殇》中对这种作战情景进行了生动描述: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作战方式的不同,使得商周时期的军队编制与西亚地区产生了差异。

那时的战车与步兵是混合编制、协同作战的,所谓的“千乘之国”中的“一乘”,指的不是一辆战车,而是1辆战车+72名步兵。

此种编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车的速度要求,如果中国战车的速度达到埃及的每小时38公里,可能战车都跑没影了,步兵还没赶到呢,这战还怎么打?

“错毂格斗”——即两车相错时短兵相接的战斗方式,使得具有“勾、啄、扫、劈”等多种击杀功能的戈成为了车战中最重要的兵器:

从商朝到汉朝3000年而不衰,“戈”为何成为中国独有的兵器?

错毂战斗示意图

在车辆急行时错毂战斗,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使用矛、剑等功能较单一的武器,想要准确地刺中对方,难度太大,而以挥动为主的戈,打击范围比较广,近车作战时,持戈的士兵只需挥戈横击,只要对方处于自己的攻击范围内,就有较高的概率击伤对方,或者把对方从车上勾拉下来,再加上战车的运动势能,其打击效果更是成倍增加。

因此,戈比其他长兵器更适合近车作战,这也是它能成为中国早期主力兵器的原因之一。

戈,在中国流行了数千年而不见衰,在其他文明古国中却始终不见踪影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地缘因素是为其一。

中原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致使战车走向与西方迥异的“越野”道路,战车的不同性能又造成了作战方式的不同,作战方式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兵器的不同选择。

因此,戈能成为商周战场的主流,却在西亚与埃及找不到半点踪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