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汉代思想对祭祀文化的影响剖析

2020-01-22 15:30:31 暂无 阅读:1156 评论:0

“大一统”文化的产生及演化

汉代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为了维护其大统一的政治地位,汉代统治者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一种软性的措施就是推行大一统、天人感应的思想。这两种思想不仅仅为其政治统治服务,同时对汉代的民众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当时的诸侯争霸,诸子百家争鸣,为的就是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儒家、墨家、道家等的极力倡导之下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并且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思想,秦始皇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大一统,到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化,并且完全确立。

“大一统”一词的最早来源要追溯到《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王者孰谓?谓文王也。遏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汉代思想对祭祀文化的影响剖析

《公羊传》中的大一统思想是通过统一历法来表现的,通过统一历法进而实现思想上的统一,后者延续到政治上的一统。所以说,大一统的思想其实是包括政治和思想两个层面。

到了汉代,要知道此时是一个各种思想都比较活跃的时代,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下来的思想对汉代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汉代是一个祭祀盛行的时代,因此各种活跃的思想如天人感应、阴阳五行、长生等思想对祭祀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有史学家称之:“汉代社会,始终弥漫着浓厚的神学氛围,思想文化领域之内的神学思潮也很盛行。这里面既有对..神学的历史继承,又因时代变迁而呈现的新特点。”

这些思想文化的严延续下,催生出了新的文化符号,也就是一元文化到二元甚至多元文化发展的原因。汉代大一统思想的提出及对祭祀的影响

西汉初期黄老学说思想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到了武帝时期,“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西汉武帝是一位极具雄才伟略的帝王,他不仅深深知道选择指导思想和统一意识形态对于巩固政权的重要性,而是认识到思想上的混乱、分歧、会造成“上亡以持一统”的严重后果。

所以,他一即位马上批准了丞相卫绾关于罢黜所有宣扬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言正的请求,并对王臧关于建立明堂、建立辟雍(古代的一种学宫,男性贵族子弟在里面学习作为一个贵族所需要的各种技艺)的建议颇感兴趣。后来他任命田蚡担任丞相,并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真实确立了儒学为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

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汉代思想对祭祀文化的影响剖析

因为在儒学当中,《春秋》公羊学派的最大特点就是崇尚大一统,这正是符合汉武帝积极有为、建功立业、重视礼制、崇尚君权的胃口。

根据当时董仲舒所说的“今师道异,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很显然这是大一统思想出现时统一历法的升级版本。因次他的目的在于先统一民众的思想,除了统一思想之外还有其政治目的,就是实现政治上的集权,维护和巩固王权统治。王权至高无上,通过王权来维系天下,实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一统局面。

当然大一统思想的宣导下,一些文人为了迎合汉代这种政治需要,加大了宣传力度,直到东汉灭亡。如后来扬雄在《长杨赋》中就大肆地宣扬汉武帝的声威和四夷的臣服;还有班固《两都赋》中就是极力宣传汉天子“强干弱枝,隆上都而睹万国。”

正如大一统对政治和思想的强烈影响,延伸到了祭祀思想,如对太一神的推崇,原本这个概念在先秦时代就有,而是是一种模糊概念,但是一到了汉代,经过对大一统思想的确定和推行,其在祭祀思想领域的概念确定就更叫明确,所以汉代的太一有了三种含义:

哲学意义的宇宙创生的本源;..神学意义上的至尊天神;古代的天文数意义的太一星;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各国祭祀的天神不一,到了汉武帝时期,他接受建议将太一封为至尊天神,“春祭太一于东南郊”的这种众神统领地位,是为了维护汉代王权的重要表现,在占有王权的同时掌握控制人的神权,实现精神领域的大一统,确定天子的权威地位。

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汉代思想对祭祀文化的影响剖析

“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对祭祀的影响

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是关于关系的一种神秘观点,认为天创造世间万物,天能够干预人间的事情,同时人的行动也能感动和触动上天。

天人感应最早的观念是产生于殷商西周之际的政治权力变迁,周人的道德觉醒中,《周书》中把这一观念表达得十分清楚。周人认为,自己的胜利,是因为文王能够“明德慎罚”,所以“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命”。不过此时的天人感应还不是很发达,到了汉代才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

董仲舒在先秦“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提出天人感应的说法,将“天”解释为至高无上的人格神,并提出“田志”和“天意”的概念,也就是将自然现象按照目的论加上道德属性和情感表现;认为天创造自然万物,人间的君主是天的代表,天时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同时又说“天者,百神之大君也,王者之所尊也”,如此一来,又假借天地之威来限制皇帝的言行举止。

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汉代思想对祭祀文化的影响剖析

当然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历史哲学理论核心,不过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使得汉代的儒学得到了神化,同时也发展成了谶言的先声,对于汉代的祭祀思想和祭祀文学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如汉代《郊祀歌》的君权神授的宣扬以及汉赋中对众神的描绘,扬雄《河东赋》对风伯、雨师的描写;《甘泉颂赋》中对西王母、玉女等诸神的描写等等。二元思想对祭祀综合影响

在祭祀方面,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学说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神秘感,到了西汉末年很快地和当时流行的谶言迷信相结合,形成了一股神学思潮,弥漫整个东汉。这种思想影响下,在祭祀思想上也就演化为了:百姓认为灾祸是上天发怒,天发出一定的天象给人以警示作用。如《史记·天官书》当中就非常习惯用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来解释君王德行的修炼。

这种思想几乎影响了整个汉代的祭祀思想,在祭祀中人们把上天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皇帝代表天的旨意,是天的化身,汉代帝王十分懂得利用上天所赐的这种权利,通过举行郊祀、封禅、祭太一等等祭祀典礼来宣扬和维护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此为,天人感应的思想也促进了汉代灾异、福瑞思想的兴盛。

综上所述,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是汉代两种最核心的思想,大一统思想为了维护汉代统治,统一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必然会影响到汉代的国家..文化——祭祀。在此基础上为了不断深化维护君主权力,进一步巩固其统一地位,就在大一统思想上增加了天人感应意识形态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深耕,融合而成的二元思潮大大地是祭祀文化往着更加深远的地方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