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坑相的CEO明.朱重八

2020-01-25 21:25:23 暂无 阅读:1532 评论:0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八八立现南京市(应天府)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坑相的CEO明.朱重八

重八牛叉CEO开国后,初期沿袭元朝制度,以中书省为中枢机构,设左丞相、右丞相为宰相,以平章政事为次相。

明初先后总共任命过四位丞相: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除了徐达其余三人均被朱重八诛杀,为啥他习惯坑相?

作为开国之君的皇帝心中始终绕不过一个坎儿就是,总有刁民想害朕,总怕权臣想篡位。

因造反成功大佬朱重八恰好就是底层出身,看到了很多官僚的黑暗面,他想尽一切办法消弱文官政府的权力,将行政、司法、军事权力集于一身。

在朱八八看来,所有东西都在自己手里,才不会被忽悠,被背叛,自己的子孙才能长长久久坐稳江山。

坑相的CEO明.朱重八

朱八八于是他开始大肆打压文官体系,不仅把权力高度集中到自己手中,还抠得跟个啥一样!看过明史的都知道整个明朝的官僚体系都弥漫着一种风气——事多钱少压力大,位低权轻责任重。

致使朱元璋直接废除丞相这样一劳永逸的措施背后,人生冷暖自知,我们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不过我们可以看看被诛杀的几个丞相来一观其局势。

坑相的CEO明.朱重八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乃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 ——《明史·列传·卷十五》

李善长一开始跟随朱八八打天下,当过朱八八的书记员。

1368年,正是李善长和刘基、朱升等一批忠臣,向朱元璋“劝进”,终于使朱元璋在金陵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开创了大明王朝。

洪武三年,朱八八大封功臣,作为明朝开国元勋,授李善长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赐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在新开国的大明王朝里,李善长是“承受诏旨、出纳王命”的第一位丞相。

这样一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如履薄冰过了20年,公元1390年即洪武二十三年,突然被朱元璋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罗织到“胡惟庸谋反案”中,开刀问斩,连带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并遭诛。功高盖世位居第一的大功臣李善长,竟然最终含冤而死。

坑相的CEO明.朱重八

汪广洋,字朝宗,高邮人,流寓太平。太祖渡江,召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置正军都谏司,擢谏官,迁行省都事,累进中书右司郎中。

洪武元年,山东平,以广洋廉明持重,命理行省,抚纳新附,民甚安之。是年召入为中书省参政。明年出参政陕西。三年,李善长病,中书无官,召广洋为左丞。

——《明史·列传·卷十五》

汪广洋是江苏高邮人,元末举家流落到安徽太平。汪广洋贯通经史,为人宽厚,青年时即投身朱元璋的起义军,先是被朱元璋提升为元帅府令史,后因军功不断高升,直至中央中书省参政。

洪武三年,因李善长有病,汪广洋被朱元璋擢升为中书省左丞,不久遭中书右丞杨宪弹劾被罢职还乡。

后来杨宪因触犯明太祖朱元璋被杀,汪广洋被诏还京师。洪武十年拜升为右丞相,此时的左丞相是胡惟庸。

汪广洋性格懦弱,面对胡惟庸的独揽大权而毫无作为,朱元璋对此大为不满,多次告诫与他。

洪武十二年,中书省中丞涂节告发胡惟庸投毒害死大臣刘基,说汪广洋参与了此事,朱元璋召汪广洋核实,汪广洋予以否认,朱元璋大怒,责备汪广洋欺瞒结党,将其贬职到广州,途中,朱元璋又命人传旨,将汪广洋诛杀。

坑相的CEO明.朱重八

胡惟庸是安徽定远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功臣之一。

洪武三年,靠着李善长的关系一路飙升,到朱八八称帝时,任命胡惟庸为中书省参知政事。之后,他又代替汪广洋担任了左丞相一职。洪武六年正月,右丞相汪广洋被贬职,右丞相一职就此空缺很久,胡惟庸以左丞相的身份独专相府事务,直到这年下半年,朱八八才又重新起用汪广洋为右丞相。

“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

——《明史·列传·卷一百九十六》

胡惟庸在任期间专横跋扈,甚至在处死或黜陟某些官员时都不奏请朱元璋,自己就决定了。

这种做法简直是触犯了朱八八的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你胡惟庸的一切是我朱八八给的,天下是我的,你竟敢没经过我批示就乱搞我的大权。

御史中丞刘基曾说过胡惟庸的坏话:“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后来刘基生病,胡惟庸便趁探病之际投毒暗害了刘基。大将军徐达对胡惟庸的行为甚是痛恨,胡惟庸便诱使徐达的看门人福寿图谋徐达,因福寿予以告发,胡惟庸的奸计未能得逞。

而事实上,朱八八对于权力制衡的技术用的是炉火纯青。

自古以来的“狡兔死,走狗烹”到了明朝建立期间仍旧是不可避免的。朱八八完完全全是个心机BOY,一来想搞掉这些开国大臣,又不想背上骂名,胡惟庸的为所欲为难道朱八八看不懂,说白了就是以权制权。

搞死了刘基等人,胡惟庸的作用基本上就到头了。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的谋反罪行被告发,看来朱八八这次是怒不可遏了,下令诛杀胡惟庸等官员。

坑相的CEO明.朱重八

胡惟庸被杀后,与其有牵连的谋反案继续蒸发,一直延续到洪武二十三年,所有参与胡惟庸谋反案的人及其家族全部斩除,前后人数达三万余人。

事后朱八八还亲自颁布《昭示奸党录》,告诫臣下,切以胡惟庸为鉴,别搞事啊。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借着胡惟庸一案的反正,朱八八同学直接废除了丞相官职。朱八八罢中书省、废丞相的考虑,显然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是随着相权和君权的矛盾不断加剧而形成的。

但丞相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废除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适当的机会。于是朱八八先是忍着争夺相权的激烈倾轧之后,来了一个大清洗。

整个明朝是造反打下来的,朱八八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而以丞相为首的中书省这一行政权力机构造成了很多妨碍。

他没让刘基当丞相,就说明他根本就可以不必设丞相,他认为相权可以造成对皇权的制约和威胁,而胡惟庸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恰恰将朱元璋废相这一变革的时间提前了。

通过对明初三相,特别是胡惟庸由受宠遇到谋逆伏诛过程的了解,可以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明初君主政治的黑暗。

但是废除宰相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干。朱八八从此不仅成为国家元首,同时还是政府首脑,大权独揽,这件事听上去很爽,真让你事必躬亲,军国大事和鸡毛蒜皮的小事都等着皇帝的批示。

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这样皇帝必须是像朱八八这样特别能干、精力特别旺盛的人才能胜任,直至坑死自己。

在朱八八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至此,丞相一职彻底退出官僚贵圈,但换汤不换药的另一个大权官职的设立,却是足以让一人的行政权力大到可以对抗皇权。

政体运行内存中,集权高度唯一时,仅仅一人素养定天下苍生命运。没有制衡+监管的权力,往往灾难大于幸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