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鲁中乡村记忆——说书

2018-08-24 23:08:44 网络整理 阅读:86 评论:0

作者: 王书敬

单位:淄博职业学院稷下研究院

三四十年前的鲁中乡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偶尔村里来个说书唱戏的,那得像过年一样欢喜。

鲁中乡村记忆——说书

说书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曲艺,大约起源于宋代。一般是只说不唱,有时则是有说有唱。说书的大多身体有些残疾,不是眼瞎就是腿瘸,靠着一张嘴勉强混口饭吃。山东人厚道,村里留下来让他说书有一些照顾、可伶的成分在里面,一般由大队村委管吃饭、给钱。每逢说书,村里男女老少便在大街上或场院里围成一圈儿,只见说书人摇头晃脑,指手画脚,嘻笑怒骂,令人目不暇接。随着情节的发展,说书人表情夸张,时而扮男,时而扮女,幽默滑稽,说到高兴时,场内爆发出哄堂大笑,整个街上一片欢乐的海洋;说到悲苦时,艺人声音嘶哑,如泣如诉,声泪俱下,听众也往往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说书人使用的道具很简单,一把胡琴、一个弦子,或者是一副鱼鼓就齐活了。胡琴、弦子大家都见过,这鱼鼓是啥玩意?其实就是一截中间打通的竹竿,一端蒙上层鱼皮,说唱时打节奏用的伴奏乐器。艺人书说得好,胡琴、弦子等乐器更是在行,特别是说唱到悲伤的故事,弦音低沉,似断非断,苦难在其中,悲从心底来,人群中有人竟跟着抽泣起来,现在想来还是很有艺术感染力的。

鲁中乡村记忆——说书

艺人正式说书前,往往加一个“小段子”,然后才开正本。用现在的舞台术语应该叫做“暖场”。这些小段子要短小精悍,生动诙谐,如此才能迅速吸引人们的兴趣,对接下来的正本充满期待,不会中途溜号。作为小孩子,大段的正本记不住几句,倒是这些开场的小段记忆深刻。比如《大实话》:“太阳出来照东墙,东墙那边有阴凉。板凳比那扁担宽,秫秸比那干草长。我说这话你不信,狗尾巴长在狗腚上。”于是大家哄一声笑起来。另有一些段子稍微长一些如《二妮子的脚(读Jue)》。旧社会妇女要裹脚,可是二妮子怕疼,不使劲裹,她娘看不见时,就偷偷解开了。二妮子本来身量就大,结果这脚长得就没法看了,别说什么三寸金莲,快有一尺长了!把他娘愁的不行:这么大的脚怎么能嫁出去啊?所以鲁中地区有句歇后语:二妮子那脚——愁煞了!小段就着重说二妮子的脚大。年代久远,说书的原文绝对记不住了,大意是说:给二妮子做了双鞋,用了多少匹布,多少捆麻线,使坏了多少顶针儿,磨凸了多少锥子,请了多少帮忙的,喝了多少茶,吃了多少馍馍,费了七七四十九天功夫,终于做成了一只。想让二妮子试试大小,可只伸进去一个脚指头,,硬是给撑破了!通篇没有一个“大”字,可是这脚谁敢说小?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明白写作文中的“夸张”手法。

鲁中乡村记忆——说书

上面的段子纯粹是为了愉悦气氛,内容也算健康,还有一些小段就有点“下蛰”(下流)了。电影《老井》里就有这样的桥段,瞎子女人和他爹经不住旺财那帮年轻人起哄架秧子,唱起了《酸曲》“正月里啊正…”,结果第二天文化部门下来调查了。《老井》的故事发生在陕西,可见讲黄段子,唱格调不高的曲子全国都差不多。记得艺人唱的是一家有四个儿子,老四年纪不小了还打着光棍,于是他爹就想了个办法:老三把老婆让给老四,老二的老婆给老三,老大的给老二。老大一听急眼了:那谁的老婆给我啊?当爹的没想到老大一点境界也没有,生气地说,不行你就娶你娘!傻老大没听出咸淡,接着问,那你咋办?爹说,咱家还有一头大黑驴,我就跟它配成双!老四听了最高兴,说这个办法实在好,谁不愿意咱把他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