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寸功未建,司马懿说了17个字,一语道破天机!

2020-09-16 12:43:57 未知 阅读:1194 评论:0

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是由弱者主动向强者发动的一场战争。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不是所谓的妄动干戈,也不是“穷兵黩武”,更不是自取灭亡,这种骚扰敌人以消耗敌人的战略思想不仅是积极的,还是一种很有效、较成功的战略。但是为什么寸功未建?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寸功未建,司马懿说了17个字,一语道破天机!

第一次北伐之机是:魏文帝曹丕病死,曹睿继位后大修宫殿,百姓有怨言,且司马懿被贬家中,这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第二次北伐的背景是魏国中诈降计,曹休出兵伐吴大败;同时曹魏大军南下,后防空虚。第三次北伐之机是:二次北伐刚结束又立刻发动攻击,可收奇袭之效 。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第四次北伐230年曹真大军伐蜀,因大雨等因素折回。第五次北伐之机是233年吴国攻打合肥、新城。第六次关中空虚之机。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寸功未建,司马懿说了17个字,一语道破天机!

诸葛亮为谋求统一,光复汉室,而进行北伐,符合当时群众的愿望,因此即使连年用兵,北伐没有成功,但百姓仍然信任他、支持他。在整个三国之中,蜀国最弱,魏国最强。以弱抗强,失败是正常的,灭亡也是符合常理的。然而,必然之中蕴含着偶然,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比比皆是,待对方疲惫,露出致命破绽,再一举消灭对方。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寸功未建,司马懿说了17个字,一语道破天机!

在当时蜀汉的情况之下,若不北伐,人们的正统思想将逐渐淡化为零,凝聚力、向心力也将变得更弱。因此,灭魏虽然困难重重,但以诸葛亮之足智多谋,灭魏也并非不可能。 或许说了这么多大家还是很疑惑,您接着往下看。

首先虽然六出祁山的前提条件十分积极,但是在战场上瞬息万变,变化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而之所以失败,诸葛亮有四点原因,第一、战略方针的失误,即使占据荆州和西川,一路由荆襄北进,一路再出祁山,直到宛城、洛阳,之间的距离太远,战略上配合作用并不大。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寸功未建,司马懿说了17个字,一语道破天机!

第二、就天时来说,曹魏有统一的中原大地,早已具备安定的后方,兵多将广,西蜀成气候太晚,草创而成,已失去先机之力了,想后发制人,困难太大!第三、西蜀北伐,战线太长,千里运粮,补给困难,国力、民力很快耗尽。一旦断粮,不战自退。第四、蜀汉后期人才匮乏,最后竟然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艰难局面。但是曹魏方面却不是这样,,才智之士不断涌出,能征惯战的将才承前启后。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寸功未建,司马懿说了17个字,一语道破天机!

而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说出了实质性的原因,经过多次交手后,尽管司马懿相对处于下风,但他将诸葛亮的弱点摸的很透。司马懿对于诸葛亮,曾有过两个评价,一是赞他为天下奇才,这也算是对手的尊敬。第二个评价虽然仅有17个字,却相当的精辟,一语道出诸葛亮的弱点,即“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意思是说,诸葛亮虽然志向远大,却优柔寡断,虽手握重兵,却不懂得权变的道理。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寸功未建,司马懿说了17个字,一语道破天机!

西蜀在外交上的失误,关羽导致与东吴不和,大意失荆州;夷陵之战,西蜀被火烧连营七百里,互相残杀,力量消耗,缺乏重要的战略配合;还有用人上的失误,错用马谡而失街亭,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诸葛亮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