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2018-06-16 09:24:16 网络整理 阅读:73 评论:0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陈寅恪先生1929年在《王国维先生纪念碑文》中指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我认为:此短文既是对王国维一生的高度概括,也是陈寅恪自己一生的生动写照;既是悲壮的墓志铭,也是豪迈的警世训。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陈寅恪所说的“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与德国哲学家费希特(1762-1814)的一个论断异曲同工。费希特的论断是:人生有两种权利,一种是现象的、暂时的、感性的权利,另一种是本体的、永恒的、理性的权利,作为个人,前者可以通过社会契约而让渡给统治者,而后者则不能让渡。思想自由就属于后一种【转引自谢维营等所著《本体论批判》(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也就是说,思想自由是天赋人权。

西方民族自古希腊先哲起就前仆后继地奋斗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培根、笛卡尔、洛克、牛顿、莱布尼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等,终于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逐步实现了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从而使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使公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反观中国,数千年来,文字狱或变相文字狱久行不衰、无所不用其极!这与我们这个民族的信仰状况有直接关联。我们至今没有找到真信仰,尽管数千年以来我们接连不断地树立了多种伪信仰。尽管伪信仰多种多样,但其内核只有一个,且高度稳定、始终未变。这个内核就是:权力崇拜。我知道,很多国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然而,口头上如何表白是一回事,骨子里信奉什么又是另一回事。权力崇拜必然导致官本主义。官本主义的本性是:当权者倚仗暴力,处心积虑地愚弄百姓、拒绝监督、为所欲为。官本主义的最大克星就是言论自由——凡是依“暴力+谎言”来维持的统治,都经不起言论自由的巨浪淘筛。当官本主义成了实质上的“立国之本”的时候,大搞思想垄断、打压言论自由就一定会成为不二法门。中国之所以数千年停滞不前且充满痛苦,就是因为思想被垄断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