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唐伯虎高测验题窥真,明朝考进士究竟有多灾?

2019-04-07 03:25:15 暂无 阅读:1989 评论:0

弘治十一年(朱佑棠称帝时期,大明朝一个非常了不得的皇帝,明君)八月,是明朝乡试的时间,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高中解元,注重是解元,此时与状元相差太远,中状元也是先入翰林院做编修,编撰,侍讲,侍度学士。只能算是中考全国第一(姑且这么说吧),乡试也算是三年一考了,不像如今本年没考上一中能够复读,第二年考。

弘治十二年二月,是会试的日子。唐伯虎与前科举人、江阴巨富徐经以及石友都穆等人一同赴京列入会试。徐经、都穆都在弘治八年中举,都穆乡试之前还在无锡华昶家中做过家教,现在华昶在北京做了户科给事中。徐经包下了一条船。三人在船中说笑风生,好是快活。尤其唐伯虎,迟疑满志,意在必得。到了北国都,三人住在招福客栈。

此时,程敏政,李东阳已调任礼部侍郎,担当会试主考官。

唐伯虎高测验题窥真,明朝考进士究竟有多灾?

唐伯虎在国都放荡任气,学富五车。获得程敏政的赏识后,加倍满意洋洋,经常与徐经驾车外出,招摇过市。

很多人慕名宴请,唐伯虎酒后醉语,更是目空-切,众目睽睽眼前碰杯自夸自是“当魁名流”,言下之意,本次会元、状元是非他莫属了。唐伯虎又说什么姑苏城通俗举子朱希周能为状元,姑苏城的名流、南直隶的解元为何不克?唐伯虎还说什么风水轮换转,昔时浙江商辂取得“三元及第”,现今应该是南直隶人夺得这项殊荣了,言下之意,唐伯猛将成为第二二个商辂。一时间,世人为唐伯虎侧目。北国都中,纷纷传说唐伯虎会连中会元、状元,举子们对他又是恋慕又是嫉妒。

徐经是江阴盐商后辈,家里的钱就像盐场堆砌的盐一般多。徐经用五百两银子打通程敏当局上家仆程福,搞到了会试考题。这考题很偏僻,徐经不知从何脱手。在招福客栈里,徐经便问唐伯虎、都穆:“有讲道于西,与程子相望而兴者,是何人 ?”

唐伯虎、都穆二人想了半天,答道:“或者是北宋的张载吧,抑或是杨时吧。”徐经又问道:“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者 ,是谁?”唐伯虎答道:“朱子就是朱熹,老就是老子。自称是朱熹私淑门生者,多的是呢!

唐伯虎高测验题窥真,明朝考进士究竟有多灾?

会试考题是: 学者于前贤之所造诣,非问之审、辨之明,则无所据以得师而归宿之地矣。试举其大者言之:有讲道于西,与程子相望而兴者,或曰其似伯夷;有载道而南,得程子相传者,或曰其似展季;有致力于故意养性,专师孟子,或疑其出于禅 ;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夫此四公,皆所谓俊杰之士,绝代而见者。其造道之地乃纷歧如斯,后学亦徒因前人之成说,谓其尔然。真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于禅、疑于老者,果安在耶?请极论之,以观常日之所当究心者。

这道考题的大体意思就是:对于前贤的师学源渊,我们不妨探究一下。 有人说张载思惟有伯夷精神,杨时理论有柳下惠陈迹,陆九渊心学似禅学,许衡道学出于老子道教。探究这些,我们为了什么呢?请论说。

程子,就是北宋的程颐,程敏政祖先呢。他主张教育就是培育圣人,强调自我教养,其途径为致知、格物、穷理,与南宋朱熹成长起来的儒学派别,世人称为程朱理学。程敏政在考题中,提到程颐,没忘了老祖宗。“与程子相望而兴者”,是指北宋理学家张载,他的关于“天、道、性、心”等概念影响了程朱理学。“得程子相传者”是指杨时,“程门]立雪"这则典故就是说杨时拜师的精神。伯夷就是西周初期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节义之士。展季就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故意养性,专师孟子”者就是陆九渊,南宋心学开山开山祖师,成长孟子学说,主张心即理,崇敬程朱理学的人则指摘这心学是禅学。“私淑朱子者”是指元朝的理学家许衡。世人把那种未亲自受业的学生称为私淑门生。朱子就是南宋的朱熹。许衡自称是朱熹的私塾门生,主张道生太极。“出于老”,就是指出于老子。

程敏政学识赅博,自认为难题能考出人才,便出了-道非常偏僻、刁钻、 奇异的会试题。

程敏政广征博引,其实考的就是“志"和“仁”的问题。岂论是老子、孟子、伯夷、柳下惠,照样程颐、朱熹、张载、杨时、许衡,他们探究的都是志气和仁义问题,这是儒家思惟的中心。

这道题够难的!只有认识了这些典故和主考官的用意才能做好。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里,举子们大多欠亨晓,无从下笔,叫吃力连天。徐经看后,暗叹这五百两银子花得值。唐伯虎、都穆一看考题,马上领略徐经当初为什么问那两个问题了。唐伯虎有些悔怨,没有翻阅古书,去探究个领略,本身聪慧只代表应变能力强,不代表见闻广博、什么都领略。

贡院里,有的举子吃力思冥想,浩叹短叹、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举子胡写八写,答得驴唇纰谬马嘴;也有的举子静下心来,思索一番后,卖力答卷。毫无疑问,那些博学、慎思、聪颖者,便会妙笔生花。

主考官程敏政看到一篇美文非常写意,禁不住对旁边的同僚赞叹道:“只有南直隶的唐伯虎才能写出如许的好文章来。”试卷姓名是密封的,程敏政并不知道这篇文章不是出自唐伯虎,而是出自浙江王守仁之手。

程敏政心里没有鬼,才敢如许谈论,真如果心里有了猫腻,他是什么也不会说的。程敏政切切想不到的是,他的话引起北国都内风声鸿文。嫉妒唐伯虎的人都说他打通了关节,预先获得了考题,而这考题就是程敏政泄露的。

若是没人参劾,此事也会不了了之。偏偏功德的给事中华昶听到了,便私下里问都穆。这都穆,曾在华昶家里做过家教。人的心理很新鲜, 南直隶的举子不会嫉妒北直隶的举子高中状元,但却会嫉妒一个处所的举子高中状元。都穆便将徐经当初所问之事,一五一十向华昶叙说。

第二天,华昶就执政堂弹劾程敏政泄露试题。

圣旨下,程敏政、徐经、唐伯虎三人立刻被锦衣卫拘系。

主考官李东阳拆开程敏政赞美的那本卷子,发现不是唐伯虎所作,而是出自浙江的王守仁之手,这就证实程敏政没有作弊,华昶倒有了诬告之嫌,然则徐经能预知试题,也的确值得猜忌。

弘治皇帝命锦衣卫细细审理。

大堂上,徐经、唐伯虎控诉华昶无中生有, 挟私诬指。

给事中华昶斗嘴:“泄题是列入会试的举子们反映的,揭发是给事中等言官的职责。”

锦衣卫不是食斋的,当即酷刑拷打。

徐经、唐伯虎都是念书人,哪里吃过这种吃力头?当即悉数供认,交卸了前因后果。

一切清楚。圣旨下,礼部侍郎程敏政合谋作弊查无实据,但其家仆确系出卖考题给徐经,失职行为成立,迫令致仕;南直隶江阴举人徐经根除功名, 永不录用;南直隶姑苏举人唐伯虎固然没有作弊,但曾赠予程敏政润笔费,有变相行贿嫌疑,作废功名 ,不得为官,授以浙江小吏;给事中华昶,胡乱揭发,所言不实,调离北京,改任南京太仆寺主簿。

唐伯虎的事还没完,宁王朱辰濠造反说合江南名流,唐伯虎因为家道中落,没有余钱也跑去参合,后宁王造反被王阳明(内圣外王,树德,建功,立言三不朽盖世圣人)平定,唐伯虎遭到连累,生活一度陷入绝境,终日喝酒,郁郁而终,令人太息。

唐伯虎高测验题窥真,明朝考进士究竟有多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