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论语别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19-05-27 18:28:50 暂无 阅读:539 评论:0
《论语别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这里讲到文化的重整,等于我们如今讲文化的答复。孔子漫游各国今后,回到鲁国,起头整顿文化。因为时代的盛衰演变中,文化永远是走在最前面,周代王朝的衰乱已经很严重了,所以孔子急于从事文化的答复来力挽狂澜。他先从礼乐下手,《诗经》也能够说是乐的一种。《关雎》为诗经的第一篇,“关雎之乱”的“乱”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有所分歧,万万注重。古代这个“乱”字含有“乱”的不和意义在内,就是“治”的意思——秦汉以上的书,会如许用,唐今后大多都不会如许用。好比“毒”字,在秦汉以前,有治疗、痊愈的意思,譬若有人砍了我们一刀,是危险;而我们手上或脚上生了疮,大夫锯下我们一条手臂或一条腿,就不算危险,反要感激他的治疗,就是这个事理。因为古代文字少的时候,就有很多字义是借用的。

“师挚之始”,师挚是其时治理鲁国文化的大乐工——不是乐队的大乐工,将就说,相当于文化局长,但不只是一个仕进的,他自己是个专才。孔子这里说,鲁国文化经由整顿,新旧文化交流今后,非常悠美。可是跟着而来的,下面孔子又讲到文化思惟,又提出他的感慨了。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肯,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孔子感慨其时的社会,一样人的思惟与小我的教养,犯了三个大偏差。这三个大偏差,不止是孔子其时的社会如斯,在我们看来,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尤其如今看来,分外赞成孔子的这三句话。很多人“狂而不直”,“狂”正本不是坏事,孔子也赏识狂狷之士,固然还不敷尺度,然则弗成能要求每一小我都成为正人,都成为圣人。是以退而求其次,至少是狂、是狷,还有可取之处。“狂”就是豁达激昂,心地坦然,交同伙,纰谬就是纰谬,说了他,他并不恨你,这类的典型为狂。“狷”,毫不苟取,不义之财一点都不要,错误理的事情毫不做,很保守,个性自力而很有道德教养为狷。孔子认为借使没有正人之人,那么狂与狷这两种也不错。

有一个同伙,在大陆曾当过省府委员、厅长一类的职务,他清高得使人有点怕他。就如我和他坐民众汽车,我替他付了一张公车票,他必然要想法子下一次替我付回一张。这种人非常可爱,一毫不苟取,一毫不苟与。还有一个同伙,抗战时在某单元单子工作的廖师长,学问好,道德也好,我非常敬服他。一九四九、五○年,我到了台北,有一次和他约会,他坐汽车到衡阳街和我见了面今后,就下车,和我坐一辆三轮车走。照他的习惯是走路的,坐三轮车照样依我的习惯。所以换车,是因为他到衡阳街是公务,和我晤面后的运动是私事,就把公家的汽车放归去。他这种不苟取不苟与的精神,我非常信服。胜利今后,他衔命到上海领受金融界,好多金融界的巨头都在座,而他穿一套旧中山装,像个乡巴佬一般参预,人人都不熟悉他。他晚年信佛,住在观音山的戴公祠。廖师长临死的时候,似乎预先知道,早几天就约一些好同伙当天去吃饭。饭后洗好澡,穿好衣服,邀同伙们一路和他念佛。念着念着他不念了,不动了,就如许去了。这是很妙的。这位同伙,切实做到了清高,仕进几十年,就如斯清白。像廖师长临死时的自在安闲,真可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一点没有悬念,很坦然,并且早一个礼拜就知道。所以道德教养与生死往来,都有关系,“狂而不直”,有很多人狂,豁达得很。然则假狂的人好多,心里不正派,歪曲心肠,这是一个大偏差。

“侗而不肯”,看起来笨笨的,似乎是很厚道的模样,但一小我貌似忠厚,而心里鬼主意蛮多,并不是真正的厚道。“悾悾而不信”,有很多人本身是空朴陋洞的,却不相信人家,也不相信本身,只是空朴陋洞,莫名其妙地作一辈子人。“吾不知之矣”,孔子说有这三种人,我不知道这个社会将酿成什么模样。这三句话,也就是孔子其时看时代在事件中,多半是这一类的人:狂而不克直,忠实相而心里并不厚道;再加上非常陋劣,陋劣到没有内容,还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本身,又欠好好肄业。是以孔子很感慨。事实上一个乱离的社会,这都是必然的现象。我们今天处于这个时代,看到一些人物,也有孔子同样的感慨:“吾不知之矣!”这句话很诙谐,意思是说实在不知道这部汗青将酿成什么模样。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是以正面谈吐竣事上面的话。孔子说真正为学问而学问,永远感觉本身还不充实,还要改善。这句话后来演酿成曾国藩他们经常引用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问有个很简洁的原则,停留下来,就是在时代潮水中退下去了。所以不是提高,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央的。这个观点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学如不及”,肄业问要随时感受到不充实。以如许起劲的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教养会退失。若是没有如许的表情,懂了一点就得偿所愿,究竟就是退步。人人要稀奇注重。尤个中年以上的同伙,对这句话更必要反省。有时我们看到很多中年以上的同伙,学问事业成就了,往往自认为什么都对了。事实上如不再加起劲,就要落后被镌汰了。思惟也好,学识也好,一切都要被时代所镌汰。假若有所成就,而始终勤学不倦,这才叫学问,才不会被镌汰。我看到几位中年同伙,切实是值得信服。家里藏书非常多。他们的岁数,都快到六十岁了,天天公务非常忙,夜间念书往往到两三点钟才睡。是以他们的学识、能力,络续在提高。所以这一点习惯必然要养成。依我小我的经验来说,念书的习惯养成了,要无书不读,甚至坏的一面也要懂,懂了不跟他走,那才是真本领。

◎ 本文摘录自东方出书社(简体):南公怀瑾师长著《论语别裁》。本..只作转载,版权归师长后代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