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曹氏起源-福建曹氏(4)

2018-07-05 21:05:00 网络整理 阅读:142 评论:0

曹亡,其后裔都姓曹,以曹伯为始祖。旧时定陶故城之北有大阜,名仿山,上有曹伯庙,额曰“西周旧国”,地方官岁时祀之。因曹姓是上古皇姓著姓,旧时菏泽、定陶二邑,凡曹姓纳粮,每升较他姓减三文。《县志》载,定陶为古曹国,曹伯墓在北门外,十七世皆葬于此。

【迁徙入闽】

西汉初年曹参继萧何为相国,无为而治,留下“萧规曹随”的千古佳话。曹姓在东汉末年达到它的鼎盛时期,这主要是因为曹操父子的声望和影响。但司马氏取代曹氏后,曹姓开始衰落。其后,曹姓开始由北向南扩展。汉时曹姓已广布于北方及安徽等地,其中出自姬姓的邾国曹姓,后人多居于谯郡,汉相曹参即属此支。东汉时,已有曹姓移居浙江,安徽等地。汉时,曹姓已经广布于北方及安徽等地。这是曹姓一个非常重要的繁衍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连年战乱,曹姓开始大举南迁。曹姓入闽东开基祖的目的是访道求仙,烧丹炼药,他们的落脚地应该是宁德的霍童大、小童峰下的鹤林宫。鹤林宫,始建于南朝梁大通二年(528年),据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一载:“鹤林宫,在霍童村,褚伯玉修真之地、东晋时,褚伯玉居南霍,..诸山,至梁大通二年正元日,驾鹤登天,赐号鹤林”。唐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赐篆书“霍童洞天”,明代嘉靖十三年(1535年)为洪水荡析。现遗址尚存,遗有石柱、石杵、碑刻等,是福建最早的道观之一,也是古代道教南方活动中心。据史书记载,曾有韩众、茅盈、左慈、葛玄、郑思远、王玄甫、褚伯玉、陶弘景等20多位著名的道家修练于此。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诗人罗太瘦(自署江南剑客),明代进士林保童、刑部尚书林聪留有诗文。曹氏在闽东地区虽然只是个中等规模的姓氏,然而,蕉城曹氏的始迁祖有曹姓的“入闽始祖”之称。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的蕉城、福安、霞浦等县(市)。由于家族人丁不很兴旺,所以历代科甲寥落。见于乾隆版《福宁府志》“选举”、“人物”卷的有:曹有开,字必卿,霞浦人。南宋淳佑七年张渊微榜进士:曹福,字道让,霞浦人。永乐年间贡生,授云南三泊知县,改调弋阳县,所至皆有政绩。

标签:曹氏 起源 福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