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辛弃疾:若是能够,请叫我一声将军

2019-06-18 09:24:31 暂无 阅读:1771 评论:0

辛弃疾被人们崇敬,是因为他写得一手好词。他和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词坛地位,可见一斑。

然则,若是你当着辛弃疾的面这么夸他,他倒未必会高兴。以他的个性,很有或者是狂笑几声,然后甩你一脸不屑——“老子想要的不是这些!”

没错,辛弃疾跟古代好多文人都纷歧样。他的理想,不在文坛,也不在仕途,而在沙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那边,才是令他无数次魂牵梦萦的处所。

文武双全的英雄少年

辛弃疾对于沙场的神往,也许萌芽于少年时期。

1140年,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在他成长的年月,宋朝已经南渡,宋、金历久南北僵持,他的故里济南也已经沦为金人的辖土。

当初宋室南渡,爷爷辛赞因拖家带口未能离去,被迫在金朝做了几年官。但他却始终“身在曹营心在汉”,经常带着年幼的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江山,控诉着对金人的怨恨。所以辛弃疾很小就有了“国恨家仇”的意识。

在爷爷的影响下,他不光饱读诗书,并且勤习兵书,吃力练武功,成为了一个文武全才。

去金朝首都燕京列入科举时,爷爷特意叮嘱: 必然要深入仇敌的政治中心好好侦查。

几年后,爷爷过世。辛弃疾怀揣爷爷的遗志一向在燕京隐蔽着。直到22岁,他终于等来了大展身手的机会——1161年,金朝起兵南侵。辛弃疾组织了一支2000人的部队,投奔了山东抗金起义师将领耿京,并担当掌书记。其时他还带来了一个懂些兵书的僧人——义端。谁料义端居心叵测,竟趁辛弃疾不备,偷走了起义师大印。耿京大为恼火。辛弃疾当即立下军令状:“给我三天时间,必然将他缉捕回来!”话毕,飞身上马,直奔金营。那义端还来不及到敌营领赏,就被辛弃疾半道截住,端掉了头颅。

辛弃疾:若是能够,请叫我一声将军

第二年,辛弃疾衔命南下,联络南宋朝廷。就在他怀揣朝廷的录用书,星夜驰归之时,义师内部出了叛徒——将领张安国杀死耿京降金,义师解体。辛弃疾盛怒,当即跃马横刀,带五十名勇士,杀入了五万人之多的叛虎帐中。而再出来时,已经生擒了叛军首领。

武将辛弃疾,一时名震世界!然而,二十三岁的他哪会想到——这场成名战,竟成了他的最后一战。

无缘沙场的热血男儿

辛弃疾初归南方时,对南宋朝廷的畏战并不认识,加上皇帝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所以他一上来就积极地鼓舞北伐——先是递交了有名的《美芹十论》,“其三言虏人之弊,其七言朝廷之所当为”,对敌我双方都进行了周全深刻的理会,并主张“出兵以攻人”,而不是“坐而待人之攻”。他又给当朝宰相递交了《九议》,明治乱之道,陈攻伐之术,呼吁厉兵秣马,重整江山。

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其时广为传诵,但朝廷却回响冷淡,始终不予回应。终于有一天,皇帝大手一挥,把这个成天喊打喊杀的年青年头人调走了。此后的很长时间,辛弃疾辗转于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当一些处所官,负责治理荒政、清算治安。

无缘沙场的他,心有不甘。登上建康赏心亭,遥对古秦淮河,他想起昔时的沙场军号,不禁痛拍雕栏——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夕照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雕栏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在江西时,看到郁孤台下的江水,他又想起尚未收复的北方故土,忍不住悲从中来——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央几多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究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辗转四方的待命将军

词中的辛弃疾,是失意将军。但实际中的辛弃疾,其实一向很长进。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失业时代,他都一直地上书,而只要有机会仕进,他必定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预备好冲上前方。

担当湖南安抚使时,辛弃疾一手建立了处所精锐军队——“飞虎军”。

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他就带动长沙公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悉数筹足;

铺砌道路需要大量石块,辛弃疾又命令召集全城在押囚犯,到长沙城北的驼嘴山去开采,并划定将凭据大师开采的数量作为弛刑的依据。为此,囚犯们个个抢先恐后,凿的凿,抬的抬,所需的石块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备齐;

与此同时,辛弃疾抓紧招兵买马,十几天功夫,撮合了2500名精壮勇武之士,他还派人到广西产马的处所,买回了500匹战马,并请广西的安抚使司每年月买战马30匹,以作增补之用。戎马到位后,辛弃疾亲自坐镇,对士兵进行严苛练习,打造了一支军纪严明的虎狼之师。

然而,辛弃疾的大动作,照样惹来了诸多议论。有人中伤他拥军犯上,有人指控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于是辛弃疾在长沙干了不到两年,就被弹劾了。然则,那支他亲手打造的“飞虎军“,却成了南宋中后期湖南区域的军事支柱,被金人称为“虎儿军”。

南归后的四十年间,辛弃疾辗转各地,一直地被朝廷升引、弃用、升引、弃用……但他那颗炽烈的心,却始终没有改变。他依然在守候着,守候着朝廷的理睬,守候着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

壮志难酬的失意白叟

比及六十四岁,辛弃疾终于又等来了一个机会。

辛弃疾:若是能够,请叫我一声将军

其时,蒙古崛起,金朝内讧,宰相韩侂胄主张乘隙北伐,一血靖康之耻。他想起了北伐积极分子辛弃疾,于是升引他任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他不计前嫌,激昂履新,“单车就道,风貌凛然”。为了北伐,他专门定制了一万套新戎衣,招募了一万名流兵,起头对他们进行严酷练习。他还派人前去刺探敌情,为抗金大业做着全方位的预备。

然而,就在辛弃疾积极备战之时,他却倏忽被同僚弹劾罢免了。厥后辛弃疾络续上书,却始终不得朝廷的正视。后来,南宋在和金兵的对战中,因为预备不足,全线溃败。宋金再度议和。

不可思议辛弃疾心中的郁结。他做了一辈子的北伐梦,临到老景,十分困难等来一次机会,却转眼破灭了。他登上镇江北固山,写下那首千古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山河,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夕阳草树,平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昔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博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狼烟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梁衡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是的,他那字字句句都是驰骋沙场的妄想。然则,辛弃疾真的老了。当朝廷再次升引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首都临安府履新时,辛弃疾已是病重卧床,不久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回首辛弃疾的平生,偶有“稻花香里说熟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清欢,偶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衰退处”的柔情,可他终是放不下“醉里挑灯看剑”的执念,放不下“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热血,放不下“把吴钩看了,雕栏拍遍”的不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旧躺在卧榻之上,高呼:杀贼!杀贼!

这个平生喊打喊杀的山东汉子,最后楞是靠一支笔被人们记住了。这是汗青之憾,也是词坛之幸。

不外,假若有机会见到他,照样愿你喊他一声“将军”。

因为,这个汉子平生都把本身当将军。

辛弃疾:若是能够,请叫我一声将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