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蔡元培 中国医药好推手(2)

2018-07-16 03:56:26 网络整理 阅读:163 评论:0

四时之病,自长沙以伤寒立名,后之人无能别开户牖。不知伤寒止在冬月,而春夏秋三时之症与治绝不相蒙。在长沙原独为伤寒著论,非兼为伤温热而作也。意长沙当日温热必别有书,如金匮治杂病者。然惜其遗佚久矣。自汉以来,医师代兴,著书林立。浅识者模糊而不敢翻案,明眼者洞悉而尚且因循。竟将春夏秋三时温热之病纯纳于“伤寒”二字中以误后学,以祸生灵,良可慨也。孔子为政,必先正名。名正言顺,实至名归,不容诬也。同学上虞陈先生峭僧以名儒通医,于三时之病,慨然独著心书,,正其名曰“温热”。盖惟其胸罗万卷,证阅万人,然后能放胆落笔为此。则此帙直济世之慈航也。故不辞而为之序。

这部名为《温热心书》的书稿分上下两册,共十卷。著者陈鏻,字峭僧;浙江上虞人,晚清民国间名儒,精擅医学。是书为作者多年行医,主功温热之症之心得。著者提出不以“伤寒”之论治“温热”之病,不以“伤寒”论证总括春夏秋三时温热之病,这一主旨与主张,均深得蔡元培赞赏。事实上,著者的这一主旨与主张,与如今人们若患感冒病症,去药店购药还须细分“伤寒”还是“伤热”,方可对症购药服药的方法相似。

当然,以“温热”对应“伤寒”来适时诊治病患,并非《温热心书》的发明与首创。清代已有众多名医贤士,为之研究与实践,并有著述存世了。譬如王士雄所著《温热经纬》,又有沈汉卿所著《温热经解》,还有柳宝诒所著《温热逢源》等等。据著者自序落款时间为“丁巳年”(1917),可推知是书完稿之后五六年间,蔡元培方才读到并为之撰序的。

不知何故,这部书稿后来未能正式出版,仅以手稿一部传世。蔡元培所撰序言,也因之久不为世人所知,遂成“佚文”。今有幸发现,已时隔近百年。抚读这数页故纸残墨,蔡元培为中国医药正本清源所作种种努力,其寄望中国医药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一片赤诚,仿佛依稀重现,皆历历在目。

供图/肖伊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