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靖康之役后,南宋女词人奋笔高呼,深闺中的家国情怀不让须眉

2019-11-12 05:44:50 暂无 阅读:769 评论:0

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中,自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只有其弟赵光义登基后,发起过对燕云十六州收复战争,以求恢复中原统治,可惜两次北伐均失败。被打怕了的北宋统治者,因此对外开始采取防守策略,通过纳贡岁币,靠这种花钱买平安的政策度日。终于在靖康之乱中尝到后果,金兵南下,导致北宋覆灭,迫使继任统治者偏安于南方一隅。

面对北方少数民族入侵造成的破坏,出于对山河破碎的悲痛,对民生艰难的同情,无数南宋词人将家国情怀诉诸笔端。有“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弓挂日烟尘侧”,浴血奋战在抗金一线的名将,有“老去渐消狂气习,重来依旧佳风景”,豪情壮志收复失地的热血男儿。

靖康之役后,南宋女词人奋笔高呼,深闺中的家国情怀不让须眉

在这风雨飘摇的南宋时代,不止有男性词人“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的豪迈爱国词。在程朱理学中,处于弱势的女性词人,不但要经历颠沛流离之苦,甚至还有屈辱被掳之痛。但在亡国的阴影下,纵使不能征战沙场,但借助创作的委婉词篇,也要诉诸她们的家国情怀,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故土何时归的李清照

说到具有家国情怀的女词人,首先就要提到就是李清照。作为由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词人,李清照经历宋朝由盛而衰,朝廷委曲求全,毅然求和的屈辱过程。此时的李清照早已不是“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的少女,她远离北方,思念家乡,渴望故土收复。

靖康之役后,南宋女词人奋笔高呼,深闺中的家国情怀不让须眉

永遇乐·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晚年的李清照居住在南宋都城临安,正逢元宵佳节时候,城内灯火辉煌,看似是一片热闹盛世之景,却呼声感概“人在何处”。因为毕竟是客居他乡,南宋统治者用纳贡方式换来的安定,岂知何时“无风雨”。

正是因这种忧愁,让李清照谢绝好友相约“酒朋诗侣”。而是追忆起北宋汴京元宵佳节往事,而自己“如今憔悴”,只能在窗帘下听着街面上欢声笑语,不知还能否回归故里,暗讽南宋投降派苟安求和的态度,对故国的浓浓相思之情跃然纸上。掳走宫女何时还的王清惠

南宋政权建立后,在江南安稳舒适环境中,已经放弃了“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梦想。等到北方草原蒙古骑兵崛起之后,已经大势不可挽回,面对元兵南下,宋理宗等人赶紧屈膝投降,后宫的三千佳人也被掳走北上。这些原本身处皇宫之中的妃子、宫女们,面对流亡迁徙的生活,长期困居北方,思乡之情自然亲切。这其中就有王清惠,她本是宫中昭仪,被俘北上之后,面对亡国难回,最终选择出家做了道士,客死他乡。

靖康之役后,南宋女词人奋笔高呼,深闺中的家国情怀不让须眉

满江红·太液芙蓉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

这首词写于王清惠被俘北上,在途径汴梁夷山时,写于驿站的墙壁上。王清惠在词的上半部分,先是以芙蓉颜色暗淡指出国破家亡处境,接着追忆过往宫内生活,自己深受皇帝恩宠,可以说是“春风雨露”均沾。而这一切犹如做梦一样,忽然间家破人亡,烟消云散,这种“千古恨”对谁说去。

在词下半部分,王清惠面对山河破碎,以仰天自问的方式,指出南宋偏安享乐,才招致亡国之灾。王清惠这首词,后来文天祥被俘经过此地,有感词中的家国情怀,以“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风。”和词一首。不甘受辱忠贞女子徐君宝妻

面对元兵南下,南宋出现了不少奇女子,虽然她们不能出现在战场上,但却鼓励自己丈夫奋勇杀敌,甚至不惜随夫殉国,或者义不受辱,慷慨赴死,这就形成特有女词人的绝命词。

靖康之役后,南宋女词人奋笔高呼,深闺中的家国情怀不让须眉

满庭芳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都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这首词为徐君宝妻所作,在南宋末代皇帝宋恭帝时期,元兵攻克岳州,徐夫人因貌美而被元军主帅觊觎,徐夫人设计逃脱,投湖自杀,在死前写下这首《满庭芳》。在词的上片,指出都城临安以前是“绿窗朱户”,十分繁华,王公贵族们只会贪图享乐,更本没有想过一旦发生战事,这一切会烟消云散,暗指南宋统治者毫无进取心。

在词的下片,词人知道虽然人还未被掳往北方,但和丈夫分格两地,生死未仆已经注定,她不想“相见无由”,宁愿断魂岳阳楼。借酒难灭爱国愁的吴昭淑

在南宋后期,无数爱国词人奋臂高呼声中,统治者们却犹如睡着一样,浑然不知所觉。在故土难回、流离失所的生活中,不少女词人也开始借酒消愁,以此麻痹自己,好暂时“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靖康之役后,南宋女词人奋笔高呼,深闺中的家国情怀不让须眉

望江南·今夜永

秋夜永,说剑引杯长。坐拥地炉生石炭,灯前细雨好烧香,呵手理丝簧。

君且住,烂醉又何妨?别后相思天万里,江南江北永相忘。真个断人肠。

被掳去北上的吴昭淑,在友人汪元量南归途中写下这首词。面对友人离去,对故土思念涌上心头,而人在他乡,却身不由己同行。于此词人要求“君且住”,大家一起“烂醉又何妨”。

在这看似美好的酒意环境里,作为俘虏的词人是多么的凄凉、无奈,这样的“三杯两盏淡酒”,都是悲伤的爱国情思。

相关文章